通过手机,张占辉向记者简要介绍了这个产业园的建设背景。敖汉旗委、政府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一主题,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经营、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木头营子乡建设万亩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做出典型示范。着力破解“地由谁来种、人往哪里去、风险谁来担、产品怎样卖”的生产经营难题,创新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模式。这1500亩是示范区,周边辐射区已达到1万亩。今年工作的重点是把示范区建成规模化土地流转集中耕作引领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合作共赢引领区、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引领区,把示范区打造成现代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农作物新优特品种对比种植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训学习基地。
放下手机,记者接着和王传东唠嗑:“你刚才说过李专家还有什么子瓜孙瓜是咋回事?”
“哦,我们从山东寿光年薪6万元聘请的农业专家,到什么季节该怎么干活都是他指导,原来老法种地不行了。哎,老李,过来过来,也教教记者子蔓孙蔓子瓜孙瓜。”
老李叫李振生,58岁,山东寿光农民,蔬菜栽培专家,来敖汉8年了。
王传东说,老李给很多地区当过技术顾问,也结识了不少客商,所以他不但传授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还提供最灵通的市场信息。他手机里存着附近城市38个客户源的信息。老李的山东口音听不太懂,但反复几遍就弄明白了。原来,所谓子蔓孙蔓子瓜孙瓜,是一套适合培训现代农民的香瓜田间管理技术。老李说,他的任务就是将农民培训从课堂教授式转向实践操作式,手把手教会了在产业园打工的合作社农民200多人,旗内外各地来参观学习的农民有1000多人。
一帮来旅游观光的城里游客要走,找王传东结账。王传东说不用吧,你们几个可劲吃能吃多少,给我扬个名就行。游客们很讲究,说我们不但随便吃还拿。王传东说,那你们找园区办李主任吧,就前边开三轮车往路边送瓜那个。
看到王传东大大咧咧的样子,记者问:“整个园区的管理能做到精细吗?大家出工不出力怎么办?”
王传东胸有成竹:“一点儿不用担心。刚我说的园区办李主任李光,青山村农民,他负责整个合作社种植这块,协助李专家技术培训。有啥活需要多少人,该掐尖打杈或是育秧浇地、人员调度、工种分配,都由他管。他技术学得好,管人有一套。比方他一天能莳弄1亩地,就拿他当尺子,别人莳弄七八分地就行。”
时近中午,李光招呼大家收工,安排下午两点半上班事宜,中午好好休息,防备中暑。王传东说:“看见没,这就是现代农民,和你们公务员一样上下班。咱们也收工,下午你再采访我们呼格吉乐农牧民种养合作社的养殖业,我们用基地牧草养羊,积攒优质农家肥种地,循环利用,环保增效……”(驻站记者 梁国强 通讯员 李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