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潘志荣:牧民心中的检察官“安达”
内蒙古新闻网  15-08-20 10:50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取证——

  一点错都是对牧民最大的伤害

  2005年,潘志荣升任刑事侦查监督科科长的第三个年头。他在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联席会议上提出,凡是交通肇事出了人命的,必须通知检察院工作人员出现场。此后多年,这成了达茂旗交警一项不成文的任务。

  证据中有一点疑问,他都不会放过,哪怕是小案子。

  2007年,百灵庙白云路某批发部老板报案称自己的铺子被抢,公安机关现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很快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潘志荣却没有直接建议批准逮捕,因为他发现,犯罪嫌疑人虽然手持长刀,双腿各绑一把短刀闯入了批发部,但只是吓走老板,吃了一些东西而已,目标不是钱财,不符合抢劫的正常形态。

  这一点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与他产生了分歧: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时,他的精神是正常的呀?

  后来在潘志荣的坚持和建议下,侦查人员陪着犯罪嫌疑人去做了精神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此人有明显的被害妄想,属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能力丧失,故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批准逮捕。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潘志荣共经手600多件案子,大到杀人案,小到刚够刑事责任的盗窃案,凡提起公诉的案件无一起做无罪判决,检察院及纪检部门没接到过一起针对他而提起的申诉或举报。

  为什么要“吹毛求疵”?潘志荣的想法是,一点失误,对司法人员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对牧民的伤害是极大的,对民族团结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