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荣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现在政府把这些难题都解决了,让咱老百姓有的乐、有的玩、有福享,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阿荣旗霍尔奇镇莫尔顶村村民杨玉伦道出了农村的巨大变化。

  杨玉伦过去居住在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土坯房中。“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后,杨玉伦全家住进了新居:“想都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冬天不用生炉子,做饭不用烧大锅,又方便又安全。”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阿荣旗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按照“十村样板、百村示范、村村达标”目标,加快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步伐,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瞧咱村上的路多光溜,河上的桥多宽敞,地里的瓜果蔬菜再也不愁销路了,一溜烟儿就送进城里卖掉了。很多城里人还开着车到我家的桃园里亲手摘油桃,价格卖得也高一些。”向阳峪镇松塔沟村村民刘晓华满脸得意。

  硬化的是街道,通达的是民心。随着通村水泥路的建成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松塔沟村农民告别了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农业“丰收愁、歉收愁”的历史。

  “村里各种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生活非常便利,舒适雅静的环境不逊城里。每到节假日,城里人也三五成群前来休闲采摘,羡慕我们的生活!”松塔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宝森说。

  这个320多户千余口人的村子,以前是个贫困落后的小村。2000年开始,借助该旗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这个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春天修1.2公里路,秋天再修1.2公里路,几年下来,村里道路焕然一新,只要有计划,把规划发展的路子捋清楚了,坚持走下去,美好的目标就会实现。2013年,我们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美丽乡村,但是村庄的发展不能止步于眼前,要更加致力于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才行!”王宝森说得头头是道。如今,该村“十个全覆盖”已经全面完成。

  今年,复兴镇靠山村开工建设了“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15栋房屋可供村里的15位孤残老人免费居住。目前,施工队伍正在抢抓工期,抓紧推进工程建设,力争8月末竣工入住。

  75岁高龄的村民陈明信在靠山村生活了20多年,一直靠给村里打更为生,居住在村里提供的住所。前几天他被村民选定为第一个入住幸福院的人。老人常来幸福院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期待着早日搬进“新家”。

  如今,阿荣旗的农村告别了“棚圈乱搭、柴草乱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脏乱差局面。房子变新了,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百姓腰包变鼓了……

  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富吉村甩开膀子,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硬化巷道9500延长米、栽植柳树1万株,在村里建起集科技大集、群众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广场,真正实现了巷路硬化、房屋改造、安全饮水和广播电视的全覆盖,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缴纳率也达到99%,很多村民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今年,阿荣旗计划投资1.94亿元,完成72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到10月末,该旗将有127个村全部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和幸福梦。(周连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