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是74岁徐彩霞老人搬进晨曦花苑小区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为了迎接这个节日,老人早早地做好准备,买了一些月饼和水果,打算回老家和女儿一起过,与他们分享自己在新家的幸福生活。
时间:2014年9月6日
天气:晴
地点:赤峰市松山区晨曦花苑小区
伴随着清晨的凉爽,早上7点多,记者便踏上了去晨曦花苑小区的路上。前一天傍晚,跟晨曦花苑小区的物业经理史雅君通电话时得知,今天要采访的人是一位独居多年的老人徐彩霞。
从松山区住房保障办公室贾主任那得到了徐彩霞的家庭住址,记者敲响了晨曦花苑9号楼4单元421室,老人答应了一声,很快打开了房门。“我见过你,9月3日那天你也在捐赠活动现场!”一见到记者,老人赶紧把记者带到屋里坐下,热情地跟记者唠起了家常。
2007年,一次外出捡破烂时,徐彩霞不小心摔断了腿,因为治疗不及时,变成了2级残疾,所以还能明显地看出她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记者来的时候,徐彩霞正在煮玉米,准备一会儿看弟媳的时候给带过去一些。“你们帮了我这么多,我也没什么送给你们的,你要不嫌弃的话,这有我刚煮好的玉米,你吃一根吧!”热心的徐彩霞再三要求,要让记者尝尝她煮的玉米。
徐彩霞家大概有40多平方米,屋里堆着一大袋子矿泉水瓶和一些纸壳。这些都是徐彩霞近2个月在小区里捡回的废品。“最近弟媳住院,我经常不在家,所以这些废品还没来得及卖到废品回收站呢。去年,我二姐和弟媳凑钱给我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这省了我不少力,之前骑车送到废品回收站要1个小时,还累得汗流浃背,现在骑电动车半个小时就够了。我平时都是捡满一车的废品再统一卖到回收站,但最近废品价格不高,再加上我腿疼得厉害,不能干累活,所以每个月只能挣100多元。”徐彩霞对记者说。
徐彩霞老人的一生非常坎坷,她有两个儿子、1个女儿。可是,大儿子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在33年前就去世了。老伴儿在12年前也因为疾病不幸离世。8年前,原本健康的二儿子也因为突发性脑溢血去世了。亲人一个个的离世,对徐彩霞的打击非常大。家里失去了主心骨,让徐彩霞觉得孤独无助,无奈之下,她离开了老家,来到松山区租房住。这一租就是11年。因为离娘家较近,所以弟弟、弟媳和姐姐们也可以就近帮她,女儿、女婿留在老家务农,也替徐彩霞守着最初的家。
因为贫困,徐彩霞家的陈设非常简单,卧室里放着一张床,床上摆着两个毛绒玩具,那是捡废品的时候捡到的。床边有一个茶几,上面放着徐彩霞每天要吃的药。床的对面,有一个老式电视柜,上面摆着蒙牛乳业捐赠的电视机。徐彩霞说,家具几乎都是亲戚不用的,然后送给了她。家里唯一的装饰就是墙上挂的十字绣。这是侄女为了庆祝徐彩霞住进楼房,亲手给她绣的。
“自从我搬进晨曦花苑,无论是物业还是邻居,知道我困难,经常接济我。大家知道我收废品,有时候就把矿泉水瓶和废纸盒直接放进我的电动车里,这样我就不用再走远路去捡了。有时候天气不好,我自己干不动,路过的邻居看见了,就会帮我捆好并装车。”徐彩霞的两个侄女都跟她住在一个小区,平时买菜都会给徐彩霞送一些。弟弟、弟媳和姐姐经常会买些肉供应徐彩霞的日常生活。这让她的生活压力稍微轻松一些。
“在这里住,一年下来所有费用加起来共计2000多元,集中供热让我回到家就能感到温暖,再也不用为取暖担心了……”徐彩霞提起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老人打开电视机,找到自己喜欢看的节目。一边看着电视节目,一边说出自己内心的感激:“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住上楼房,感谢蒙牛乳业和《北方新报》给我送的新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