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 > 典型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典型】小笤帚扫进互联网
 

  原标题:小笤帚扫进互联网

  这几天,巴林左旗十三敖包乡房身村的农民田玉奎十分忙碌,求购精品艺术笤帚的订单源源不断。他刚刚通过物流给沈阳的客商发送了4包共1200把笤帚。像这样的老客户,他每月都要发2次货。

  “一根网线连着大市场,我的生意能这么火,靠得就是互联网!”坐在电脑前的老田,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他找人制作的“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网站。

  从去年开始,房身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先后投入700万元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一条条通讯线路铺到了村民的家中,村前山头的信号塔让每户村民手机的信号都是满格。通了宽带,精明的老田脑袋又开始转起来。为了打开笤帚的销路,他曾想在电视上做广告,可价钱又贵覆盖面又小,最后想到了做网站,在网上卖笤帚。

  打开“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网站,4大系列100多个花样品种的笤帚让人目不暇接,有孔雀、龙、蛇等动物的肖像笤帚,有小到10厘米、大到1米多的艺术挂件笤帚,还有用笤帚苗的秸杆皮做的艺术画。一幅《龙凤呈祥》的工艺画成本只有几元钱,却能卖到1000元的高价。现在,老田采用“线上宣传,线下销售”的模式,把笤帚制品都编了号,客商在网上看中哪款产品,拨打他在网站上的电话,直接订购即可。老田说,像普通笤帚大批量通过汽车运输走货,用这种模式比走“淘宝”“天猫”渠道更方便快捷。

  田玉奎尝到了信息化给他带来的甜头。过去,他要宣传自已的产品,要免费为客商寄送样品。现在,有了网站就方便多了,客商能在网上选货,更加直观方便。今年,老田又让儿子新建了一个“中国笤帚”微信号,把所有产品的图片和信息都传到微信上,客商在手机上就能了解产品的动态信息。他的笤帚产品已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

  搭上了信息化快车的老田,又乘势成立了新傲清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搬进了地处房身村的笤帚苗子产业园区。如今,园区里已经有8家像老田这样的企业,带动个体加工户400多户。目前,房身村笤帚苗子种植4000多亩,年加工笤帚2000万把。有了互联网,销路多了,年可销售笤帚苗子800万公斤,产值达780万元。小小笤帚,成为村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产业支撑。

  房身村笤帚苗子产业的兴起,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如今,房身村在笤帚苗子产业园区务工的村民就有100多人。(记者刘国新徐永升王连英)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