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微博
Qzone
[四说"十个全覆盖"·卓资县篇]哪儿也不去,就在村里养老
 

 我说

  高培生(复兴乡罗家营行政村大同营自然村村民):别看我是农民,这意思我懂,就是说以后的日子比现在还有盼头!

  高培生今年68岁,打扮齐整,说话干脆,一副爽利模样。

  同样爽利的是她的院子和家。红漆大门,黄色院墙,墙上绘着一幅幅乡村生活图景。规划齐整的院落,窗明几净的玻璃,上面贴着如今已经不多见的手剪窗花。都是新的,她说,只有柜子上的相框是个老物件儿。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暗淡的土房到红色的砖瓦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样貌。

  隔壁就是新修的广场,老伴儿黄福根每天都去走几遭。两个闺女、一个儿子都在城里,早就说接他们去,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动过心。今年,老两口下定决心,哪儿也不去,就在村里养老!

  大城市我也去过,那马路是好,但光是堵车就叫人心里麻烦得不行,一个司机按喇叭,一群司机跟上按喇叭。你看我们这儿,空气都是清凉清凉的,还能听见鸟叫。城里的亲戚来我家,都说,你们这儿都赶上城市了。我说,要说空气和环境,不是赶上,城市现在还不如我们呢。

  房子加了连檐板,抹了灰。院子里铺了砖,院墙也维修了,院子里养牲口的棚圈重新拾掇了。我爱在院子里种点菜,就专门划出一片菜地,各是各的地方。娃娃们回来看了,都说好。

  过去土墙土院,养的牲口多,还有柴火,乱七八糟的不齐整。下了雨,都迈不出脚。现在院子清清利利的,做甚也心情舒畅。

  这么多营生,总共花了一万九千多块,我们自己才出了五千多,剩下都是政府出的。

  今年3月,村里干部到家里宣传“十个全覆盖”,我看电视知道有这么回事,但究竟做到个甚程度,还不知道。当时想,平白无故咋能有这么好的事?现在,这心里踏实了。

  一开始,村里有人家说懒得翻修房子,不想弄了,嫌麻烦。这也正常,村子小不起眼,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些看门护院的老人。老人们没精力拾掇,基本就是凑合着过。垃圾推开门就倒,院墙塌了也不管。满村破房烂院,粪坑垃圾乱堆,不像个样儿。路是土路,一辆大车碾过,后面跟着一片黄尘。

  后来,有人家拾掇好了,一看一比,又一想,政府给补贴,干部上门帮忙,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去哪儿找呢?就把娃娃们从外面叫回来,招呼亲戚们也过来帮着一起干。

  有个叫吴天虎的,患半身不遂好多年了,平时拄拐都走不利索。他家整房修院的时候,他都能推上小推车连跑带颠地运灰。我们跟他开玩笑说,这“十个全覆盖”就是厉害,平时拄着拐棍都不能走的人,今天都能跑了。

  你看,亏得大家没错过这机会。现在家家户户都整整齐齐的,门是门样儿,墙是墙样儿。村里小巷都硬化了,踩上去硬铮铮的,垃圾集中处理,还安了垃圾桶。这环境干净的,看了舒心。大家有垃圾也不随便倒了,这么好的环境,可不能作害。广场修起来了,还安了各种健身器材,遛弯儿有个去处。一到晚上,大家都聚在那儿,打打扑克,跳跳舞,可把些老年人高兴坏了。

  好事儿还不止这些。以前不敢生病,且不说得去县里,还得麻烦娃娃们。但是人老了难免有个不得劲,现在村里的医疗室设备、药品都全活儿,有个头疼脑热的家门口就能看。家里缺点甚就去超市买,走几步就到了。我们这些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低保甚的,都兑现了。到了冬天,政府还给考虑取暖问题,低保户有煤补,可给娃娃们减轻负担了。

  你说其他村?一样,整饬的一点不比我们差。街道、路灯、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甚也有。村和村之间的路修好了,村里装了太阳能路灯,黑夜也是亮盈盈的。邻村张金香她们经常过来打牌、跳广场舞,多晚回家都不怕。

  就这么几个月,眼睁睁看着村里变了样儿。听干部们说,罗家营是复兴乡的“明星村”。我们老姐妹几个坐在那个新修的长廊上拉话,光我们罗家营就有几百户人家,整个复兴乡就更多了,这么大的工程,政府得花多少钱、出多少人、操多少心!

  县里、乡里、村里的干部从3月份开始,一直就在村里忙前忙后的。我家的包户干部齐满全天天都来,打地基、垒墙、抹灰甚也干。我们老两口上岁数了,干不了重活,收拾的时候请了几个技工,其他都是人家帮助的。等最后收拾完了,他脸晒得黑黢黢的。

  我们得到大实惠了,就是把干部们辛苦坏了。我们复兴乡党委书记周俊虎,脚崴了,一天都没休息。乡长郭辉和我们成了熟人。谁家干甚活儿、干到甚程度,他们都知道。

  过去干部不常见,见了也没甚说的。不像现在,大家见了干部都是“书记、乡长,又有甚好政策了,快给我们说一说”。我慢慢儿思谋,这干群关系就跟一家人过日子一样,家和万事兴,要是夫妻、婆媳、父子都闹意见,日子咋能过好?

  村里好多人家祖上是从山西迁过来的,村里爱唱曲的、会拉二胡的人挺多。前年,我们自己出钱出力建了个文化大院。今年“十个全覆盖”实施的时候,我们一起商议说,能不能让政府帮着把文化大院再往大、往好弄弄。没想到这个愿望也实现了,这真是喜上加喜。我们罗家营的党支部书记杨长青说啦,咱们不仅要有好的环境,还得有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文化生活。我们文化大院那儿一拉溜挂起来的12盏红灯笼是有说道的,那些灯笼每个上都有一个字,连起来是“大仁大义”“同心同德”“营造文化”,正好把我们大同营这个村名藏进去了。别看我是农民,这意思我懂,就是说以后的日子比现在还有盼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魏莉]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