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
守护文化根脉,留住美丽乡愁。不仅着眼缺什么补什么,而且着手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卓资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拆但不大建,大包却不大揽,建新又不失传统,村村镇镇,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看点。
在卓资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文看来,“十个全覆盖”不单单是一次改变农村牧区落后面貌、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大会战,更是挖掘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绝佳契机。“十个全覆盖”让广大农村牧区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变革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是自治区乡村建设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后,卓资县要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依托文化发展旅游业,用产业支撑农村的长远发展。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和惠民政策里,幸福在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里,幸福在农村牧区巨大的变化中,幸福在广大群众由衷的笑脸中……”这是伏虎村村民自办的摄影展中的一段解说词。摄影展展出照片110张,其中有85张出自村民之手。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受益的群众有情有意。村民们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变化,用一首首小戏吟唱出欣喜,用一段段故事表达着感谢。
“有了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希望我们村考上大学的小伙,带上女朋友一起回村,在家乡发挥才能。”这是伏虎村村民李银祥的新期待;“特色种植采摘、乡村度假旅游,我们要抓住‘十个全覆盖’带来的新机遇,走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是东壕赖村党支部书记乔屹基的新规划;“文化大院里的多媒体只有年轻人会用,我们老年人也想学学。还有,我们现在会跳的广场舞种类少,想多学些样式。”这是大同营村村民黄福根、高培生老两口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
湛蓝的天,清澈的水,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处安放的乡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一颗对未来无限期许的“心”。“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强力推进,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步伐。是啊,农村和城市几乎没有区别了,蓝图中的小康生活、梦里头的幸福图景已然来到眼前,难道还需要去城里的儿女家养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