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遏制舌尖上的腐败需久久为功
内蒙古新闻网  15-09-28 10:1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在作风建设新形势、新情况下,为了严防违规公款吃喝由酒店、农家乐转移到机关单位食堂,长沙市纪委近日组织10余个暗访督查组,对30多个市直单位、园区、区县(市)及乡镇(街道)单位食堂进行了明察暗访。重点检查各单位在食堂接待用餐情况,是否存在吃请和请吃、超标准接待、饮用高档酒、发送香烟、收送红包“信封”等情况。

  诚然,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以后,各地舌尖上的腐败现象确实有了明显改观。但是,也仍然有媒体不断曝出诸如“农家乐里洗桑拿”、“红塔山盒里藏熊猫”、“矿泉水瓶装茅台”之类的吃请丑闻。在不少地方,出入高档会所的官员虽然少了,但又出现了公款吃喝的新变种——“低调”的奢侈。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地方,有些单位甚至暗渡陈仓搞宴请,食堂里面办酒店。如果纪检部门不细查暗访,这样的腐败甚至还会穿上廉政马甲。

  毫无疑问,任何已见与尚未见的中饱私囊,任何存在于监管盲区里的作风问题,都会让民众憎恶,让相关部门的形象严重受损。从以往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舌尖上的腐败背后,往往会存在官商勾肩搭背、不正常的官场人情交际以及不正常的人情买卖。在觥筹交错之中,受伤的不仅仅是当事人的身体,还有组织的形象。

  笔者以为,舌尖上的腐败之所以存在,其肇因大致有二:一是问题干部对自身的要求有所放松,防腐意识欠缺;二是相关单位在防腐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相关单位的纪检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上存有疏漏。据早前《人民日报》的报道,在有些地方,公款消费成了一个筐,一些单位什么都敢往里装。于是有人假公济私满足私欲,有人虚开发票中饱私囊,有人借此大肆行贿,有人吃喝玩乐、洗浴嫖赌全报销……这说明,这些单位的财务制度还有待完善。因为不管怎么样,舌尖上的公款腐败都需要走报销流程。如果我们把这个流程管控好,这类腐败就会断粮。

  说白了,政府过紧日子,就是为了民众能过好日子,否则何谈彰显党的宗旨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改进作风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从这个角度来看,风清气正,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更应该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从政心态。只有党员干部讲正气、刹歪风,从不敢腐败变成不愿腐败,我们的社会民风才能随之转变。而这不仅需要制度优化升级,更需要久久为功的监管力度。(文/文峰)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