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年前,陈福存不敢轻易出门遛弯,且不说砂石遍地,就是想遛也没处整顿的地儿。在新城区开展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中,该村改造模式为就地改造,计划投资980万元,今年8月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如今,该村村前依势而造的小公园,木制的休闲凉亭、蜿蜒的步行道,与郁郁葱葱的大青山遥相呼应,让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惊呼:家乡变美了!
2013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提出,为正在全面推开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工程的新城区提供了全新的考量标准。
2014年,新城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分整村新建、回迁安置、就地改造三种模式进行,涉及1.3万户、3万余人。
三年弹指一挥间。然而新城区人用实干精神在这三年间成就一个“十个全覆盖、幸福全覆盖”的美丽梦想、发展梦想。
家乡不但要美还要富!从砂石遍地、山体裸露,到绿满青山;从土里刨食,到发展农家乐旅游,新城区18个行政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开启发展、生活新模式。
要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乡村美、产业兴、生态美就得整体规划,通过土地流转腾出发展空间。然而,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而且土地流转涉及众多人利益,必须征得1.3万户人的理解支持。那真不是一般的难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为了做好说服动员工作,新城区组织了“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明确了处级干部包行政村、科级干部包自然村、一般干部包户的三级包联工作机制,这样全区2959名干部人人头上有责任,也使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让村民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激发了大家对“十个全覆盖”的热情和信心。
新城区坡底村村民肖二女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很少看到区干部,这几年,区里的“大干部”都经常来村里,和村民拉家常、问需求,帮着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很亲切呐!
煤窑村坐落在圣水梁景区附近,尽管村民们都能看出这里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仍然对土地流转心存困惑。新城区政府出资,2013年3月29日,专门组织煤窑村的农户代表共15人去云南“开眼”,通过看得见的经验引导农民转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