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给开锁者加把“安全锁”
 

  笔者发现,在小区的楼内墙面、入户门旁、电表箱等处张贴的小广告中,开锁广告比较多。笔者生活的赤峰市红山区有35家开锁业经营者,很多开锁广告都标榜“公安指定”,一个单元楼内一般都能看到十几个不同的开锁广告。这么多“公安指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指定的,普通老百姓很难辨清。笔者曾把钥匙锁在家里,在墙上找了一个开锁广告,试着拨通了其中一个公安指定开锁的电话号码,对方开始还很热情,可是当我一再询问其是否具有公安指定开锁的资格时,对方却含糊其辞。其实,很多没有辨识能力的市民在求助所谓公安指定开锁的人士后,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会更换家里的门锁。

  这几日,当地媒体上报道公安部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增加了一项后台开发,专门设置了“安全开锁”模块。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公安机关将已经备案、具有开锁资质的从业人员信息录入到这个模块下,平台会自动生成一个代表个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公安机关为开锁从业人员统一制作带有个人二维码的上岗证(胸卡)。这样,有开锁需求的老百姓就可以先查看开锁人的上岗证和身份证,然后,用手机微信“扫一扫”胸卡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确认开锁人的合法身份。公安机关要求开锁后必须填写由双方签字的开锁登记服务单,并将开锁时间、地点、房主身份信息传送到后台登记备案。

  微信公众号上多了一个模块,老百姓少了不少担忧,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希望政府和各个部门更多为老百姓着想,多做些方便老百姓的事儿。(赤峰市读者 张国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