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记者从我盟召开的长城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盟将大力推动“驼峰文物保护队”建设,建立落实长城保护员制度,做到长城的日常巡查、看护,实现对长城保护全覆盖。副盟长田德志出席会议。
我盟是内蒙古长城资源较富集的盟市之一,境内现存明代、汉代、西夏三个时期的墙体、壕堑、天田、山险等各类长城280多公里,各类长城遗址点610处,占全盟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57%。近年来,我盟加强长城保护工作,开展了全盟长城资源调查摸底工作,推动开展了敖伦布拉格列燧、贺兰山明代二边长城的测绘和项目申报工作。但由于长城分布线长面广,保护管理工作薄弱和滞后,现存长城特别是土筑长城自然损耗严重,加之地方资源开发,电网、路网建设等大型基础项目建设,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
会议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要与公安、边防等部门形成联合巡查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擅自爆破、采石、采砂或在工程建设中破坏长城等违法活动。长城沿线各旗区均要设立专门的长城保护管理机构,建立长城保护队伍,确保每个长城段落、每个长城单体建筑都有保护员的日常监护;要把长城保护与国家、自治区“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文化文物部门要做好和发改委、财政、交通、国土、旅游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统筹协调长城的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全面推动我盟的长城保护工作。
据悉,我盟将继续完善措施,认真落实长城保护责任。长城沿线各级政府按照盟行署与各旗区签订的《阿拉善盟长城保护工作责任状》,建立健全保护长城领导责任制,把保护长城的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沿线各乡镇苏木、嘎查村。同时,尽快启动我盟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争取2016年底前完成。记者闫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