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控:忍不住收入囊中
面塑的制作过程不同于彩塑作品成形后再着色,而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地组合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历经构思设计、和面、蒸熟、揉面、配色、捏塑、干化、包装等过程,在捏制中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作品形态逼真,色彩鲜艳。
其实作为这么大众化的一种观赏品或者收藏品,人人都可以尝试着制作几种简单的面塑,重温岁月静好带给人心的恬淡心情和快活感。
制作面塑就要了解和面的配方,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食用,可将面粉、糯米粉、蜂蜜、咸盐、防腐剂等放入面盆和匀,再倒入开水搅拌,反复揉搓后得到光滑的面团。
将面团分割好几个薄片,上笼蒸熟至45分钟左右,迅速将薄片与香油揉和均匀,再放置24小时,其后就可以进行着色了。市面上的油画、国画、水粉等颜料均可给面粉上色,但注意要将颜料反复多次的与面团薄片进行揉搓、碾压,确保颜料与面粉完全融合,不会形成色斑和白块,否则会使成品出现颜色不均的情况。
原料准备好后就可以着手制作面塑了,工具需要依情况而定,制作面塑没有必须的工具,只有顺手的工具,所以手头上任何的工具都可以拿来制作面塑,比如剪刀、牙签等,网络上还有大量的制作教程以及详细的视频资料,可供随时取用,小编在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收藏面塑
面塑如果从造型上分类,则可谓包罗万象,不光有人物、动植物、吉祥物等,凡是世上存在的实物都可以作为面塑的素材,不过与卡通人物的结合更是当下面塑艺术的一种新趋势。好的面塑作品造型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
从风格上分类,面塑艺术造型的地域风格非常明显,如黄河流域的面塑较为古朴、粗犷、豪放和淳厚,而长江流域的面塑却显得十分细致、优美、精巧和细腻。但不可否认的是,黄河流域的面塑艺术影响力最大,这也印证了面塑发源于黄河流域,以后才向长江流域蔓延的历史演变轨迹。
因此收藏面塑作品时,可以按照风格的区分加以区别,收藏的种类可以分为人物类或动物类,比如人物的分类中又可细分为京剧人物、神话人物或故事人物等等,形成系列后再逐渐收集下一个系列,成组的收藏会使得藏品更具规模和收藏价值。同时,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按照知名面塑家进行分类收藏,比如系统的收集到某个人的多数作品,和其他面塑作者进行区别。
但是说到底,面塑终归是一门民间工艺,它的传承现在也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困境,只有极少数的人在热衷这项濒临失传的艺术,能够系统收集面塑作品的人更加微乎其微,出于爱好的收藏并不能带来短时的金钱利益,所以面塑需要更多的人们去关注。(记者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