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化德县“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县6个乡镇展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农民住的是敞亮的砖瓦房,喝的是干净的自来水,看的是清晰的户户通卫星电视,出门就是平坦的水泥路,购物就在家门口。这样鲜明的对比,百姓幸福指数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同时农牧民的生活、生产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其中离不开当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农牧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驻村干部的辛勤努力。
驻村干部张俊在录义村正忙着给村民刘海看签房屋改造协议,详细讲解协议内容和办理流程。张俊告诉笔者:驻村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村里工作比较繁杂,要把“十个全覆盖”政策和内容讲得详细透彻,要让村民们明白并支持,每天虽然忙,但很充实。看到很多村民的新房盖起来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出行更加方便,村子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心里也高兴啊。
录义村只是化德县开展“十个全覆盖”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张俊是该县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入户中的一员。他们按照“5+2、白加黑”工作要求,全力打好“十个全覆盖”攻坚战,村民看到驻村干部每天都在村里忙忙碌碌,为他们尽心尽职而拍手称赞。
村民刘玉兰激动地说:“干部们一下都来了,当时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危房拆迁、改造时我想不通,家里就种几亩旱地,那还有什么钱来干这个,后来包村干部们一次又一次地来我家,给我讲政策,讲好处。现在,我花不多的钱,房子就改造完成了,这个“全覆盖”工程好啊,真好!”
“十个全覆盖”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工程。为了让该工程顺利开展,深入人心,在工程实施初期,化德县实行县领导和各单位干部职工驻村包扶制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与村民同吃住、同劳动,面对面、心贴心,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
在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攻坚战过程中,笔者跟随驻村干部同时开展工作,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由衷地为下乡干部点赞!相信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通讯员 王文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