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感知百姓冷暖——化德县“十个全覆盖”干部包村入户侧记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2 10:17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提起土坯房、井水、蜡烛、泥土路……这些词语成了农村的代名词,2014年自治区开始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幸福的触角延伸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细微之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化德县“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县6个乡镇展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农民住的是敞亮的砖瓦房,喝的是干净的自来水,看的是清晰的户户通卫星电视,出门就是平坦的水泥路,购物就在家门口。这样鲜明的对比,百姓幸福指数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同时农牧民的生活、生产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其中离不开当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农牧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驻村干部的辛勤努力。

  驻村干部张俊在录义村正忙着给村民刘海看签房屋改造协议,详细讲解协议内容和办理流程。张俊告诉笔者:驻村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村里工作比较繁杂,要把“十个全覆盖”政策和内容讲得详细透彻,要让村民们明白并支持,每天虽然忙,但很充实。看到很多村民的新房盖起来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出行更加方便,村子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心里也高兴啊。

  录义村只是化德县开展“十个全覆盖”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张俊是该县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入户中的一员。他们按照“5+2、白加黑”工作要求,全力打好“十个全覆盖”攻坚战,村民看到驻村干部每天都在村里忙忙碌碌,为他们尽心尽职而拍手称赞。

  村民刘玉兰激动地说:“干部们一下都来了,当时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危房拆迁、改造时我想不通,家里就种几亩旱地,那还有什么钱来干这个,后来包村干部们一次又一次地来我家,给我讲政策,讲好处。现在,我花不多的钱,房子就改造完成了,这个“全覆盖”工程好啊,真好!”

  “十个全覆盖”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工程。为了让该工程顺利开展,深入人心,在工程实施初期,化德县实行县领导和各单位干部职工驻村包扶制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与村民同吃住、同劳动,面对面、心贴心,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

  在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攻坚战过程中,笔者跟随驻村干部同时开展工作,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由衷地为下乡干部点赞!相信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通讯员 王文永)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