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引领发展转型
——访自治区科技厅厅长 李秉荣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确立为“十三五”必须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结合内蒙古科技创新实践,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李秉荣就自治区科技工作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接受了记者采访。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对经济发展的‘含金量’要求更高。同时,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创新正在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因此,五中全会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十三五’期间重大战略任务予以部署,不仅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抉择。”李秉荣说,科技创新是各类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决定性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缩小城乡差距等许多问题都需要科技创新破题。
李秉荣说:“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工作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求真务实、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全符合此次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他将“十二五”时期我区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总结为6个方面。一是紧扣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围绕“8337”发展思路开展创新顶层设计,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制订了系列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创新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出台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储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设了自治区科技项目储备库,从源头上解决了科技项目和经济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二是强化激励,系统设计科技创新保障措施。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同时在政策、制度和人才三大措施保障方面,正在制定系列实施办法和方案,这些措施在全面实施后,将使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制定了《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在整合科技计划布局,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创新科技投入方式,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度改革和整体部署。四是扩大开放,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建设了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科技联动机制,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中科院、工程院的全面科技合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重大工程科技战略咨询等活动。完善与发达省区的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产业转移、延伸和升级;五是尊重规律,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建了38家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和22家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覆盖全区12个盟市。科技重大专项的87.6%的经费投入到企业,解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带动企业投入36亿元。“十二五”以来,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获奖项目有42.5%的奖项由企业获得。设立了总规模4.8亿元的内蒙古协同创新股权投资基金,通过科技与金融融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六是突出重点,全力实施三大工程。围绕“8337”发展思路中重点领域的技术需求,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工程和实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程。突破了一批重点领域发展瓶颈,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转化了一批技术成果,助推了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提升。实施创新人才和平台体系建设工程,按照项目、平台、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思路整体推进。国家级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新增2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高新区发展到2个,总计形成20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内蒙古科技创新综合信息系统”,为信息化体系建设奠定了核心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发展目标,这是一个巨大跨越,因此,创新型内蒙古建设需求迫切,任务艰巨。”李秉荣认为,“十二五”以来,我区开展和实施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走在了全国兄弟省市的前列,并初见成效。但要清醒地认识到,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处在全国第三梯队靠后的位置,持续实施好科技创新三大工程,是“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作为一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按照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系统解决创新中的问题,真正把创新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发挥引领作用,把五中全会对创新的更高要求落到实处。(记者 毛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