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农民新牧民的故事】李生: 摇身一变当老板
 

李生正在扫除农家院里的积雪。记者 徐永升 摄

  时值初冬,雪后的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道井子村空气分外清新。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村头凯丰农家乐门前高高悬挂的两串大红灯笼格外显眼。刚一进门,阵阵浓郁的炖鸡香气扑面而来,老板李生和老伴儿正围坐在炉火旁摘菜。

  “早晨不到7点钟就接到了订餐电话,现在城里人就喜欢吃农家饭,吃着放心、合口味……”面容憨厚的李生打开了话匣子,“要是没有‘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没有我这农家乐,新农村建设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还让咱鼓起了腰包。”

  站在李生家门前,可一览村子全貌,街巷干净整洁,院墙整齐划一,房屋错落有致。今年5月份,红山区不惜投入80万元,专门聘请中国乡建院对三道井子村村庄综合服务中心、区域整体景观、农村示范户庭院等5个项目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按照高端生态休闲旅游村的建设理念,村里硬化街巷16.8公里,墙体美化1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15盏……“一年前村里还是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谁想到这一年后就像扒了一层皮,焕然一新。”今昔对比,李生感慨良多。

  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李生也从中捕捉到了致富商机。“我们这里距离城区仅10多公里,很多城里人都有‘乡村情节’,而村里环境又这么好,搞农家乐肯定能赚钱。”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李生也开始着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今年10月份,投资13万元的农家乐正式开门迎客,菜品主打大锅煳肉、点杀笨鸡、杀猪菜等特色农家风味。开业之初时逢国庆长假,他家的农家乐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00多人。

  说起开办农家乐的赚头儿,李生心里有个“小九九”。平常素日,每天的毛收入1200元钱,刨除人员开支等各种成本,可净赚150元钱。而到了节假日,随着客源的增加,一天的收入翻倍增长。总的算来,一年纯收入至少在7万元以上。

  听说村里要依托周边历史文化遗址发展乡村旅游业,还要沿着三道井子河两岸规划设计开心农场、真人CS、跑马场等休闲旅游项目,头脑灵活的李生又萌生了新的想法。明年开春,他准备把家里的5座大棚发展为采摘园,再搭建几铺火炕,把农家乐打造成集采摘新鲜果蔬,品尝农家饭,睡农家屋为一体的休闲乐园。眼下,在三道井子村像李生一样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就有5户,并仍有部分农户正在筹建中。(记者 徐永升)

  【记者手记】

  李生原本就是一名土里刨食的农民,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如今,优美的乡村环境让年近天命之年的老李摇身一变当上了老板。在他看来,“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使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还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在李生底气十足描绘发展愿景的背后,我们深感,好政策迎合了民意,更鼓舞了民心。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冬季练兵
银色乌珠穆沁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