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10年前王秀荣患上尿毒症,3年后女儿又患同样的疾病
内蒙古新闻网  15-11-20 09:2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10年前,王秀荣患上尿毒症,3年后,同样的疾病又降临到女儿吴丽丹身上

  “只想为你多活一天”

  似乎是一种魔咒,多年前,王秀荣未满30岁的弟弟和妹妹都因为尿毒症相继离世。2005年5月,当医生诊断王秀荣患上尿毒症后,她最后一丝幻想被彻底击碎。2008年8月,当王秀荣拿着23岁的女儿吴丽丹的一纸化验单时,母女俩抱头痛哭,女儿也患上了尿毒症。

  母女俩相互望着对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即使因为患病生活再怎么艰难,她们也要顽强地活下去。

  10年来,这对母女相依为命、彼此支撑,只希望为对方多活一天。

  母女俩相继患上尿毒症

  “我和妈妈真没想过还能支撑到今天。”14日,王秀荣的女儿吴丽丹出现在慈雨爱心协会八周年庆典的舞台上,讲述她和母亲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和鼓励下顽强生活的酸楚经历。

  30岁的吴丽丹回忆,1993年,母亲与父亲离婚,母亲和她相依为命。2005年5月份,母亲被确诊患上尿毒症。母亲患病后,她不得不辍学打工,每周二和周五陪母亲到北方医院做透析。

  2008年8月份,病魔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吴丽丹也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在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母女俩抱头痛哭。

  医院里的许多医生和护士也同情她们母女的遭遇,不仅为她们捐款,医院还为她们母女开辟绿色通道,先让她们放心治病,筹好钱后再支付治疗费。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让她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母女支撑顽强生存

  王秀荣告诉记者,为生存,她将自己租住的楼房再次向车站附近的旅客出租。

  每次4个多小时的“透析”下来,吴丽丹和母亲总要在家躺上一天。因为常年透析,王秀荣的钙流失严重,走路也变得困难起来。但每次她都坚持和女儿去火车站接站。夏天客人多时,吴丽丹和母亲就会把自己的那间屋子腾出来,俩人搬到阳台去住。冬天为多拉几名住客,两人得等到晚上12点半,接完最后一趟火车才回家。

  母女俩都有医保,治疗费可以报销一部分,但除此外,两人一年的治疗费用仍需4万元。这些年已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日后的治疗费成了她们最头疼的事。

  王秀荣说,通过换肾进行治疗她们想都不敢想,但如果停止透析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这个世界,她和女儿已到了没钱治疗的边缘。虽然有不少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经常支持她们,但治疗这种病,简直是个无底洞。

  只想为对方多活一天

  “就在我们母女频临绝境时,有人告诉我们包头东河区有一家爱心组织,让我们试着求助一下。没想到,这一帮,便是8年。”吴丽丹感激道。

  她们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尽力延续生命。正好母亲有做手抓饼的手艺,她们便将想法告诉了这家爱心组织,没想到爱心组织很赞成她们的想法,花了4000元为她们定做了一辆电动小吃车。今年6月底,母女俩的“爱心手抓饼”摊正式在包头火车站开张。

  “对于我们娘俩来说,只要为对方多活一天,便是知足。”吴丽丹乐观地说。(本报记者杨培霞)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流动羊群” 让贫...
卖了秋粮搞养殖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牧草储备丰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