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来到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前召嘎查牧民哈斯乌拉的家,四世同堂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哈斯乌拉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家人改善了生活条件,作为家庭里的年轻一代,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并开始算起了幸福账。
前召嘎查共有188户、498口人,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相对匮乏。哈斯乌拉家7口人,除每人5亩多地外,还有240亩草场。父亲经常在外打零工,家里的担子全部落到哈斯乌拉小两口身上。6年前,哈斯乌拉攒钱买了一辆柴油车开始跑运输,尽管挣的钱不是太多,但这项收入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今年,这种状况有了改观,到目前为止,哈斯乌拉的运输收入已经达到4万元了。什么原因呢?他笑着说,这多亏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让道路四通八达。以前送砖一天最多跑两趟,现在可以跑四趟,能多挣600多元,油钱一天平均还减少了50元。这一笔幸福账让他激动不已。
而另一笔幸福账更让他感动。那就是“十个全覆盖”项目让他家实现了改造老房子的梦想,门窗全部换成了塑钢材料,外墙体也做了保温层。更让他高兴的是,家里安上了自来水,并安装了智能水表,院墙、地面也都重新进行了粉刷硬化。哈斯乌拉告诉记者,短短几个月时间,曾经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
生活条件改善了,小两口开始盘算家里的经济账。在一个笔记本上,他们把一年家里享受的各项政策性补贴都列了出来: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每亩补贴7.56元, 240亩总计1814元,牧民生产饲料补贴每户800元,退耕还林补助每亩90元,玉米良种补贴500元,粮食直接补贴7口人780元,取暖补贴600元,加上82岁的爷爷享受低保和高龄补贴2400元,总计享受各类补贴资金8784元。
这一笔笔的幸福账,让哈斯乌拉对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有了期盼,同时也有了新的规划。他准备明年开春引进100只基础母羊搞舍饲育肥,一只按500元计算,大约需要5万元。除去生活开销,家里的余钱正好解决了投资所需资金问题,同时还将增加一项稳定可靠的收入。(驻站记者邱静 王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