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陶亥镇四新村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08亩,户籍人口1133户、2467人,常住人口290户、677人,下辖新渠、新坝、新丰、新胜四个村民小组。该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油葵为主,兼以发展养殖业。村内现有农业企业1家。
一位驻村干部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土坯房、危房,无法出行的乡村小道,在夕阳的映照下,和丰收的秋天对比,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开启了农区改造的序幕,四新村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家新院新生活
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多处出现裂缝,原本早就应该翻盖了,但因为钱紧,新丰村民小组的村民白存明一直没有下决心盖新房。“我们老两口就种点地,收入不多,还供着一个孙子念书,经济上不宽裕。”白存明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今年7月,白存明家80多平方米的新房盖了起来。盖房总共花了近7万块钱,政府给补贴了5万多,自己就掏了一万多块钱。“要不是政府,真是不敢想象我们一家能这么快住上新房。”白存明说。
和白存明家一样,贾来保家也是今年盖的新房。新房120平方米,三室两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单是客厅就有20多平方米。这段时间,贾来保刚刚搬进了新家,崭新的家具、50英寸的液晶电视赫然摆进家里,让人感受到了十足的现代化气息。
自去年以来,四新村共拆除土房253处,居民们拆掉住了几十年的土房、危房,搬进了砖明瓦亮的新居。
村容村貌换新颜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村容村貌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如今村里真是干净多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渣渣草草的也不见了,居民家的院墙都粉刷成了统一的颜色,整个村子变得干净整齐多了。”四新村村委会主任乔喜喜说。
在新渠村民小组一位居民家里,记者看到,下乡干部不仅帮助他们打扫了院落、羊圈、鸡窝,还用红砖在院内铺了一条过道。这位居民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干部们整整忙了两天时间帮我们弄的,干完活儿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从前,这里的环境‘脏乱差’,经过改造清理以后,无论是从住宅外立面来看,还是从村里、居民院中的环境卫生来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位下乡干部如是说。
农区居民笑开颜
下乡干部陈胜利现任海南区人社局局长,之前在巴音陶亥镇工作。他说,“十个全覆盖”为农区居民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这也让喜从心来的农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陈胜利的话在居民那里得到了印证。居民王二女一家去年就住进了新房,她对记者说:“以前,总觉得我们的日子不如城里人,也觉得自己和人家城里人差一截。现在,我们屋内有暖气、有下水,出门有超市、医务室,养老有社保,看病有医保,许多城里人来了还羡慕我们呢。”今年住进新房的白存明也发自内心地说:“‘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我们看到了盼头,我和老伴儿决定再想点致富好办法,好好挣点钱,让日子越来越好。”
幸福生活更充实
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四新村新建了文化广场。早晨和傍晚,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文化广场,锻炼锻炼身体,跳跳广场舞。
“以前没有这么个地方,我们也不会跳舞,吃完饭就只能东家串串西家走走。现在,只要不忙,一到点儿就去跳舞了,政府还专门派了人来教我们。”王二女说。
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农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一个文明、洁净、生态、和谐的新农区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