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城,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场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暖心之举让笔者心有触动,生出浓浓的感动,更有一些欣慰。
资料图片
天气渐渐寒冷,街上的人们越发步履匆匆,很少有人注意到寒风下挥舞扫帚的身影,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常常顾不上吃早饭,工作间隙连热水也喝不上一口,这些都看在了有爱心的市民的眼里,于是“刘家大院”饭馆老板刘海艳在自家饭店里组织员工做好豆浆和热包子,送到环卫工人的手中,暖了环卫工人的心,也看热了过往市民的眼睛。还有很多爱心餐馆和企业也纷纷献爱心,为环卫工人提供开水和热饭……其实,不仅仅是环卫工人,还有贫困小学、低保家庭以及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人们,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中,爱心的暖流从来没有忽视过他们,市民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城市文明贡献着温暖和力量。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小看每一次小小的善举,在如今社会,人们的道德一次次接受严厉的拷问,爱心和善举成为社会上的稀缺资源,人人都需要,却又吝啬于奉献出来创造更多的爱心资源。每一次的善举都值得珍视和效仿。“12·14”勇救落水儿童事迹为什么能被大家铭记十几年时间而不褪色,正说明正能量在呼和浩特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市民心中充满了爱,同样也不缺乏善心。城市的文明需要个体来带动和影响其他个体,这样的带动,体现在乐于助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对人心的触动,发生在呼市大街小巷的感人事迹,看到的人中只要有一个人被触动、被感化,这样的善举就能继续延续下去,直至有更多的受益人、再有更多的行善者,而正是因为这诸多小善举,才能汇聚成包围整个城市的文明之风。武巧莲、刘庆涤、郭二玲……一个个普通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段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是最美青城人,也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青城人,不同的是,他们用爱和坚持诠释了“美”,用无私和奉献让人们看到了他们身上闪耀人性的光辉和巨大的道德力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一切美好的正能量,一次善举可以给人以温暖,为城市文明贡献力量,而将善举坚持下去,便成就了伟大。(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