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几场降雪让呼和浩特市的气温持续走低,为了及时给在呼和浩特市街头流浪乞讨的人员送去帮助,日前,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在全市找寻流浪乞讨人员。
当日15时40分左右,在鄂尔多斯大街上的天孚服装批发城附近,记者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见到了第一位流浪人员高某。今年29岁的高某是山东人,18岁时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双腿残疾,只能靠双手走路。路面上到处都是积雪融化后留下的小水坑,因长时间在路面爬行,高某的手套均已湿透,双手也冻得通红,有好心的市民为他送来旧棉鞋,让他用做手套。高某说,他已经习惯了在外流浪的生活,因此不愿前往救助站,劝解无果后,工作人员为他拿来了棉衣和面包,并告诉他,如果坚持不了就打电话让工作人员来接他。
在环河街道办事处阿吉拉沁社区,70岁的何培友正在社区的办公室里取暖。社区书记陈燕告诉记者,在今年5月份走访小区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广厦小区一间废弃的屋子里发现了何大爷,“何大爷是四川人,来呼市大概有近20年了。当我们发现何大爷时他就住在那个满是垃圾的屋子里,我们一直都没有找到其任何证件,经过多方联系,在几天前我们联系上了何大爷的家人。并把他的身份证邮寄过来,交给了他。”陈燕说,何大爷平时会为没有物业的小区清倒垃圾,赚取一些生活费。因为工资是一年一付,所以何大爷要等到过了明年元旦拿到工资才肯回老家。与此同时,为了能让何大爷有个好一点的居住环境,社区不但为他清理了满屋子的垃圾,还重新装修了何大爷居住的屋子,不但为何大爷居住的屋子做了外墙保温,还为他安装了暖气,但是因为动工有点晚,所以暖气现在还不能使用。陈燕如是说。“‘暖冬救助百日行动’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年了,今年我们分成4个流动排除救助组和1个护送、救助、安置工作组,分别对市四区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和安置。
”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云志强表示,“暖冬救助百日行动”从当年11月15日开始到第二年2月25日结束,“虽然说的是百日行动,但我们会视当时的气候情况进行延时。等天气彻底转暖后,行动才会结束。”云志强说,4个流动组的工作人员在白天全天候对市四区进行排查、搜救,晚上则有专人进行值班,“我们的工作人员24小时都坚守在岗位,同时我们以车站、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进行细致查寻。”当晚20时,简单用过餐的工作人员再度出发,“白天很多流浪乞讨人员都在外面活动,晚上天气转冷了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住所,这样白天错过的流浪乞讨人员在晚上就可以见到。加上夜间气温降低,也许就有人愿意和我们回来了。”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站长周晓芬说。
据悉,仅11月27日,就有6位流浪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到救助站,从11月15日至27日搜救工作结束,救助站共接纳了75名流浪乞讨人员。周晓芬表示,随着气温的走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24小时进行排查。市民如有发现需要救助的人员可拨打24小时值班电话:5273265。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将及时前往被救助人员处进行救助。
●记者刘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