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鄂尔多斯:昂素炒米
内蒙古新闻网  15-12-04 16:42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晚报  
 

  分离糜米杂质

  加工去除糜米壳

  宝日夫查看糜米去壳情况

  炒米是鄂尔多斯市群众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是用糜米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晶莹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香美,酥香可口。近日,本报“一乡一品大看台”大型采访活动采访组记者在鄂托克前旗昂素镇采访时了解到,当地的炒米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并且当地群众依托发展炒米产业发家致富。

  在昂素镇,记者采访了鄂前旗圣轩石碾炒米厂厂长宝日夫,他告诉记者,多年前自己只靠放牧种地养家糊口,辛苦不说,每年的收入很少。而昂素镇的炒米远近闻名,为何自己不在这方面动动脑筋,发家致富呢?

  说干就干。2009年,宝日夫拿出全家仅有的5万元钱,购置碾米设备,创办了鄂前旗圣轩石碾炒米厂,主营昂素镇炒米的加工与销售,当年生产加工炒米20万公斤。“当时的炒米厂就是一个小的加工作坊,我从当地收购十几万斤糜米,再加上自己种植的一百多亩糜米,机器加工成炒米已经满负荷运作了。随着炒米的销量越来越好,当初我投入的5万元很快就回本了,全家人看到炒米生意越做越火,也开始帮着经营。”宝日夫告诉记者。

  他家的炒米为何这么受欢迎呢?宝日夫告诉记者,主要是靠传统加工的工艺。“传统的加工方式不仅能挑选出上好的米粒,更能让每一粒米都能炒的恰当好处,就比方说石碾吧,经过石碾的炒米就能挑选出上好的米粒。”

  依靠经营有名的昂素炒米,使宝日夫的炒米厂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盈利后的宝日夫志在大干一场,2012年将炒米厂扩大加工规模,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开始规模收储杂粮,从昂素镇和陕西、甘肃等地区进行收购糜米,销售网络更是覆盖我市及周边地区。“现在我还经营着一家奶食品店,其中的炒米卖得特别火,我的销售商、客户更是遍布全市,我现在还配备了一台大型送货车,给各地经销商供货,就这样我还经常接到经销商要求补货的电话呢。”宝日夫兴奋地告诉记者。

  现如今,依托加工销售炒米致富的宝日夫,说起自己经营的昂素炒米特别自豪。“我每年都会提前和昂素镇的农户联系,了解他们种植糜米的数量,秋后以2.65元/斤的保护价回收,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然后再与外地的供货商订购100万斤左右的糜米。公司与基地农户形成了连接紧密、资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保证了糜米的质量与数量,保证了种植户的收益。”宝日夫告诉记者。

  有了企业的拉动,昂素镇的炒米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不仅宝日夫一家靠炒米发了财,在昂素镇生活了几十年的牧民斯琴说,她是圣轩石碾炒米厂的老种植户,她家4口人,每年都种一百亩糜米,现如今这一百亩的糜米地可是家里旱涝保收的稳定产业。“农牧民就是靠地吃饭的,起初那几年家里的收入不高,也不知道种什么能挣钱,所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每年就光这一百亩的糜米地就能收入几万元,再加上搞起了养殖产业,现在我们家年收入能达到十多万元,全家人也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斯琴告诉记者。

  同样,在鄂前旗经营一家奶食品店的格日勒告诉记者,“昂素炒米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奶食品店主推的产品,这是一个多年的老品牌,炒米从原材料到加工再到销售,每个环节我都放心,所以每次店里来了外地人想要购买特产时,我都会主推昂素炒米。”

  采访中,宝日夫还不停的接听着订货的电话,新炒米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这几年,我所加工销售的昂素炒米已经打开了市场,明年我还想继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这样我们昂素的品牌炒米就能成功进军其他盟市的市场了,现在我正在挑选新的厂址。”宝日夫告诉记者。

  天时地利人和,现如今,昂素镇已经将炒米发展成富民产业,小小的炒米必将鼓起更多农牧民的腰包。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