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领导论坛】廉素:尽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最大的“短板”。“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提升农村牧区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要让这项工程真正开花结果、惠及百姓,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具体要树立政治、宗旨、责任三个意识,抓好群众发动、规划实施、统筹调度三项工作,强化政策、资金、技术三个保障,做好工程后续管理、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农村牧区现代化治理三个同步。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我区成立以来自治区组织实施的最大的综合性民生工程,体现的是农牧民群众的所愿所盼,体现的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决不能把这项工程作为一项普通的工程,而是要从不断赢得民心、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来认识谋划,把这项工程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组织实施。在工程实施中,一定要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带着对农牧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从房屋结构设计、生产生活设施摆布,到街巷规划、公共设施布局,都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真正让老百姓满意。

  “十个全覆盖”工程说到底是一项群众工作,群众的发动程度、支持程度、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实施效果。发动群众,不能高高在上,要沉下去,吃住在嘎查村里,深入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真情,心交心,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工程规划设计,主动投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让群众真正成为工程实施的主体。

  “十个全覆盖”工程关系农村牧区长远发展,关系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工程实施效果怎样,规划设计、工程监管最为关键。规划设计既要着眼农村牧区未来发展,又要从目前实际出发;既要体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又要考虑农牧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具体要体现全、细、特:“全”就是全覆盖,不仅每一项工程都要有规划,而且要到村到户,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工程推进到哪里,规划就覆盖到哪里;“细”就是精细化,因地因村因户制宜;“特”就是突出特色,在村庄布局规划、建筑形态设计上,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尤其是要突出乡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留住乡愁记忆。工程监管既要重视施工安全,又要重视工程质量安全,还要重视工程资金使用安全。一定要把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各项规章制度挺在前面,严把各道关口,有关部门全程跟踪监督,每一项工程都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使各项工程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

  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对各级政府最大的考验就是组织协调、统筹调度。市、旗、乡、村四级要联动发力,全社会要积极参与,各有关部门要推动落实。同时,还要统筹调度好各项工程施工,科学合理安排,有序组织实施。既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自治区各项政策,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不断充实完善。比如,旧房维修、院墙垒砌、棚圈改造、村庄绿化、院内甬道建设等工程,包括工程后续管理,需要各地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实施。

  解决工程建设资金问题,需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多措并举。各级财政要压缩一般性支出,拿出更多的财力保障工程建设。更多的是要通过市场化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积极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为工程实施提供融资保障。此外,还要运用改革的办法筹措资金,主要是整合好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十个全覆盖”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一定要做好技术服务保障。有关部门要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工作组,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全程指导把关,及时组织验收,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尽快指导旗区和苏木乡镇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工程后续管理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落实管护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探索将城镇规划、城管、环卫、污水处理、公路养护等部门职能延伸到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建立农村牧区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巩固好工程建设成果,实现农村牧区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强化产业支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为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拓了新的领域,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尽快做大做强农村牧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十个全覆盖”工程为科学治理乡村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要借助工程建设中农牧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风等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以村民自治为主,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治理新模式,提升农村牧区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牧区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为自治区交通厅长,原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