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20多间房子,内设诊查室、治疗室和药房,诊查室内诊桌、诊椅、听诊器、出诊箱等基本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治疗室里治疗台、物品柜、消毒器皿等样样不缺……这就是现在清水河县单台子乡卫生院的标准设置,大夫不仅有了坐诊的固定场所,还有了更全的医疗设备。
王锦是清水河县单台子乡卫生院的坐诊大夫,从诊37年来他感受很深。1978年,王锦刚到这里工作的时候,村民看病很不方便,交通条件不行,医疗设备也不齐全,非常耽误事儿。现在不同了,新建的卫生院让王锦有了自己的坐诊场所,而且医疗器械配备也很完善。“第一次行医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位村民腹痛,我步走20里路才赶到患者家出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飞雪连天,只要有病人,我就得想办法去家里给看病。”王锦说,现在经济、社会都在进步,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善,村民一个电话就能出诊,而且有车也方便,近的10分钟、远的20分钟也就到了。最重要的是很多医疗器械易携带,一般的病在村民家就能治疗。
资料图
村民王有福对卫生院的建设深有感触:“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对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升级,以前只有几间窑洞,看病、输液、抓药都在一起,而且过去烧的是火炉子,为了安全,晚上还不敢生火,有病人来,家里别提多冷了。现在,在窑洞前面加盖了一排平房,诊室、输液室、药房分类清晰,诊治方便。”
记者走进卫生院,只见里面宽敞明亮,床位干净整洁,药品、器具摆放规范,常用医疗仪器一应俱全。正如王有福所言,一间间房被合理地划为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功能区。说到卫生院这些年新添置的医疗仪器,王锦如数家珍:“X光机、黑白B超、彩色B超、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这些设备快赶上县医院的了,只可惜没有专门的操作人员。”
卫生院把村民的健康状况都详细地登记在册,哪些人有慢性病,哪些人的健康状况需要重点监控,健康档案上一目了然。此外,卫生院还能提供简单的急救服务。卫生院的建设,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看病,大家有个头疼脑热,不用走多远就能解决,有啥病打个电话,医生也很快就能来家诊治,非常方便。到卫生院看病的程序不仅简单,而且规范。
单台子乡卫生院院长杨换说,从过去的几间土窑到现在的20多间砖瓦房,从过去的一张土炕到现在的标准病床,从过去的煤炉到现在的地暖,从过去的缺医少药到现在齐全的医疗设备,小卫生院正在发生大变化。
(驻基层采访组记者赵立民张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