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旗新民乡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摆在三农工作的核心位置,大力培育畜牧业养殖、土地流转、特色农业三大产业板块,在七彩的农田里创造出了农民的幸福新生活。
土地流转:“转”出增收致富
“将20亩山坡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亩每年不仅能拿到200元的地租,还能在合作社打工赚钱,土地流转真是好啊!”谈起土地流转给自己带来的效益,新民乡光明村村民杨杰赞不绝口。
从2012年以来,该乡共流转土地5万余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逐年增加,为了支持土地规模流转,新民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上级项目部门,为种植大户和合作组织争取购置机械、办理金融贷款等专项补贴,并在节水项目、机电井配套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截至目前,该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家,覆盖全乡所有行政村,入社农户达到400余户。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收增效。
结构调整:“调”出羊肥牛壮
新民乡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省际大通道和鲁宝线穿乡而过,2009年,投资亿元的宏发肉业和1000万元的活畜交易市场在此建厂运营,为该乡百姓发展畜牧业养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便利条件。
刘振海是这个村的活畜交易经纪人,与牛羊交易打了半辈子交道,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宏发肉业和活畜交易市场运行以来,老刘主动挑起了牵线搭桥的经纪人角色,5年来经他手出售的牛、羊、驴、马不下5万头只。像刘振海这样的经纪人在全乡有近200人,为老百姓发展养殖、销售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
近年来,新民乡永强家庭牧场、双山村鸿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等标准化养殖场先后落地生根,有效拉动了该乡畜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截至六月末,全乡肉牛存栏1133头、肉羊存栏8万余只,畜牧业养殖呈现一派五畜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
休闲旅游:“游”出特色产业
每逢夏秋时节,来新民乡厚德村李子采摘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大人、孩子在果园里边吃边摘,嬉戏玩闹、合影拍照……据采摘园老板王会彬介绍,整个园子占地50亩,每年夏秋季节都能迎来来自天山镇及周边旗县的游客3000余人次。
十里之外的双山村15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也是该乡今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种植的佳作,今年近4万斤的各类有机蔬菜销往天山及本乡内的多家企业和农家乐。
虽然入冬天气寒冷,可大黄家段村杜红星办起的农家乐却还是红红火火,每天都能接待10—20人,房前的小树林里设有秋千、吊床等休闲设施,院子里有5亩有机蔬菜园,这里以石磨豆腐、笨鸡、羊排、羊腿、猪五花肉等天然绿色农家菜为主打品牌,每年都吸引外地及天山镇内游客5000余人在此驻足品尝,年营业额超过20万元。
新民乡立足近郊优势和食品特色优势,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特色餐饮、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产业,有效拓宽了百姓的增收致富路。(驻站记者田鹏程海日汉通讯员张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