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日拉图是察右后旗团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工作之外他默默无闻地恪守着“君子入则孝”的人生格言,以孝子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着生病的父亲母亲,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和好友的称赞,更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现代孝廉典范。
纳日拉图的母亲患有脑膜炎,身体羸弱,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需要照顾,他从小时候就承担起家里的大小事务,照顾着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在纳日拉图的悉心照顾下,母亲的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很多年轻人结婚后都乐于享受二人世界,他却带着母亲和妹妹一起生活。他牺牲小爱成全大爱,母亲对他来说就是他的生命。
2001年,纳日拉图的父亲突发心脏病、脑梗塞导致半身瘫痪,随着父亲的病情不断加重,语言不清、行动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从此,纳日拉图挑起了家里的大梁。他利用业余时间拜访了自治区内知名的内科专家,还请教许多老中医,查阅了有关脑梗塞方面的资料,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使父亲的病情得以好转。2001年春年过后,纳日拉图父亲的病情开始严重反复,此时妹妹在外地求学,母亲在家里还需人照顾,他只能一个人支撑着。白天陪父亲输液,晚上没有陪护休息的地方,他就伏在父亲的床边侍奉。真情感动了上天,病魔再一次退却了。父亲再一次转危为安,恢复了神智。然而体力和肢体的恢复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2001年到2011年,在这十年间,纳日拉图的父亲几乎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多则半年、少则一个月。住院期间,只有他一个人跑前跑后,在兼顾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忙里忙外。为了更好地照料父亲,纳日拉图把父亲母亲都接到自己家里悉心照顾,每天给父亲烫脚、做腿部按摩,一边也能更好地照料母亲。帮着父亲起床、穿衣、刷牙、吃饭、按摩、吸氧、烫脚、通便,这些细致、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护理步骤,几乎成了他每天重复的固定生活模式。父亲体温的高低、床垫的干湿、卧室的冷暖,甚至是父亲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反映、每一个生活细节他都时刻挂在心上。
纳日拉图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应酬,把业余时间都放在了侍奉父母身上,他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家里所有人,更像一股暖流感动着他身边的人,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从父亲患病到最后离开,整整十年时间,4000多个日日夜夜,纳日拉图失去了很多年轻人该享受的快乐无忧时光,但是他得到了孝顺双亲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亲情在任何得失面前都是那么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