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棚种出石哈河人新希望
内蒙古新闻网  15-12-16 17:41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收获(资料图)

剪枝(资料图)

蔬菜直销店(资料图)

  “建一个大棚,打造一个金饭碗”“经营一个大棚,超过百亩田”……这是山旱区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中旗石哈河镇农民通过种植温室蔬菜大棚脱了贫,走上致富路,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转变种植方式,绿色瓜果受欢迎

  “以前没种大棚的时候是靠天吃饭,种一坡,拉一车。自从2007年种了大棚,比过去种大田强多了!我现在种的5个棚,除了雇人的工资等一切支出,一个棚下来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靠种植大棚富裕起来的敖兰在说。

  从2007年开始,石哈河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以每建设1亩温室大棚,项目及政府补贴9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的方式,大力扶持农民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到今年,全镇共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911座,育苗基地1处,并形成了集中连片100座以上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5个。

  为了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石哈河镇还成立了日光温室蔬菜合作社,聘请了设施农业专家,购置了流动服务车,对全镇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从生产、管理、销售全程进行跟踪指导。

  另外,石哈河镇农民大棚种植品种也不断更新,除西红柿、黄瓜等品种外,菜农们还积极尝试引进新品种,使全镇的蔬菜品种由过去的个位数增加到现在的20多种。

  农民跟着合作社,抵御风险能力强

  石哈河镇大棚数量多,可是一家一户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销路便成了问题。为切实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今年,石哈河镇引进中旗四毛头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了菜农的216座蔬菜大棚,返聘了部分种植户,并在海流图镇开了一处90多平米的石哈河绿色蔬菜直销店。四毛头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建忠说:“石哈河镇的大棚蔬菜没农药,是纯绿色食品,很受欢迎,几天的功夫就销售了1000斤左右。”

  李海龙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他的10万斤西红柿由于没销路,只卖了2万斤。今年,李海龙把10亩大棚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则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还能挣4000元。“蔬菜只有卖出去,才能实现价值。合作社帮助我们解决菜的销路问题,我们就不用愁卖不出去了。”李海龙高兴地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温室蔬菜的市场竞争能力,石哈河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户以现有温室蔬菜种植园区为基础,积极与外地企业合作,把温室大棚以每年每亩1500元的价格出租给企业,企业以每月每人4000元左右的工资返聘农民当工人,使公司与农户形成紧密的生产联合体,降低了农户自主经营的成本及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充分发挥了各蔬菜专业合作社内引外联作用,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协调运作,在选定种植品种时,与外地客商达成协议,农户根据客商需求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品种,客商负责收购,确保了农民的种植收益。(记者 梁震英 文/图)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