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病有所医解民忧
【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体检,为新华社区妇女免费妇科检查,为4-12岁儿童进行免费窝沟封闭……今年,海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多次开展公益惠民活动,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团结、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这只是海区落实医疗惠民举措的一个缩影。今年,海区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药品零差率、降低大型设备检查和检验费用,减少医药费用280万元;为12863名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5名抗战老兵免费体检,减免费用200万元;为辖区2.6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减免费用达129.5万元;为400名4—12岁儿童开展免费窝沟封闭,减免费用4万元;为402名布病防控重点人群免费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测,减免费用1.8万元;为88名持有残疾证的从业人员减免健康体检费用1.3万元,为11名抗病毒治疗患者及时提供药物发放5850粒,累计减免各种费用616.6万元。
围绕人口管理和健康管理两大职责,海区合理谋划布局医疗资源,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中心任务,增强服务能力。
区政府加大卫生计生投入,专项资金足额到位。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新建的海勃湾区中医院完工在即,财政偿还医疗设备购置融资租赁费用213.7万元,划拨专项补助经费249.7万元。
海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运行机制,由医院托管的新华、新华西、凤凰岭办事处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报销,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与区域基层信息平台对接。建立区级公立医院专家和骨干医师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流坐诊制度,提升服务能力。推广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通过签约固定就诊医生和服务团队,促进医患间形成稳定、连续的服务关系,在就诊同时接受健康管理,提高基层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海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将口腔科打造为特色科室,免费为老年人和儿童检查
业有所乐安民心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杜女士开始整理饭店的账目。看到可观的收入,她露出明朗的笑容。作为一名80后,在外务工多年的她,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发展。但受资金所限,让她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最终,是小额担保贷款帮她圆了创业梦。】
在海区,有许多创业者和杜女士一样,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近年来,海区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农区转移劳动力、复转军人等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信息、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提高了他们的创业能力,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同时,对成功创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创办企业的规模和吸纳就业的情况,对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及时为其落实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今年1-10月份,海区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9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创业带动就业。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有5户,发放贷款240万元;个体工商户有14户,发放贷款250万元,共带动就业90人。
海区不断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创业示范基地、援企稳岗等措施,1-10月份城镇新增就业2160人,再就业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2%;职业技能培训2391人,创业培训607人,其中成功创业545人,带动就业岗位327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4%。全区失业保险参保373户,参保人数5217人,核定失业保险金679万元,累计为19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88.5万元。(文/王芬刘岚图/石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