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饲养的牛羊不缺草料,棚圈也十分暖和,掉不了膘、养得住羔,牛犊子欢实地哞哞叫!”在敖汉旗萨力巴乡采访时,养殖户们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旗里的支持下,萨力巴乡以“四个全面”为指导,狠抓四项重点工作,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扎实推进张家营子、乌兰召、城子山、老牛槽沟4个特困村的扶贫工作,1055户、3301口贫困人口受益。
领导重视。该乡成立乡、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扶贫项目监督小组,成立扶贫开发办公室,由主要领导和专职干部、旗委组织部下派的挂职干部负责此项工作。
精准扶贫。责任到人,组织到位。乡政府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和相关站所负责人组成包村工作队负责抓落实;发动群众,全民攻坚。聘请各村有威望的老党员、知名人士,有文化的年轻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扶贫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在张家营子村水泉组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4万元,新发展膜下滴灌300亩,当年实现亩增收800元。投资5万元建棚圈7处、350平方米,为7户贫困家庭解决了养殖无棚圈问题。城子山村新建59处棚圈、3540平方米。
多措并举。实施产业扶贫。全乡肉羊存栏规模9万只,肉鹅年出栏50万只,肉驴存栏1.2万头。累计发展膜下滴灌5万亩,埋设地下管路50万延长米,打配机电井76眼,架高低压线路21000米。建棚圈400处、24000平方米,建青贮窖240个、3600立方米,共投入扶贫资金700多万元,使433户贫困户1413口人受益。种养产业已形成规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实施移民扶贫。先后实施了萨力巴村二、三、四组整体搬迁,白土营子十、十六组及老牛槽沟村杨树湾子组生态移民搬迁,在不宜生存区搬迁农户300户,1100多贫困人口受益;实施智力扶贫。结合旗帮扶单位科技培训方面突出的特点和“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培训教育设置,近年举办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民近万人次,有效地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实施异地脱贫。全乡每年外出创业人员5000多人次,经常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创业本领,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记者李富杨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