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不仅体现在监督的力度、深度、角度,更为重要的是监督实效。近年来,突泉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方式,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立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依法监督,取得了监督成效。
集纳议题,科学监督。一是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进行选题,将事关全局和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二是围绕今年初全县“两会”审议意见,把群众反映突出、意见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收集分析选定议题;三是围绕代表的建议意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列入监督议题,使监督工作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充分体现人大工作谋全局、议大事、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热点问题,敢于监督。突泉县人大围绕食品药品安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环境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认真开展调研、依法监督。针对群众反映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慢、程序多、门槛费高、大病报销比例少等实际问题,突泉县人大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进行调研,随机抽查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综合分析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报告先后被自治区人大、盟人大工委采纳。盟委书记苗银柱在此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为全盟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为群众享有更高医疗服务保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重点工作,全程监督。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难度较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综合运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工作方式,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得到实惠。突泉县人大主动围绕突泉县委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协助县委推进各项决策的落实。一是适时调研,科学监督。2014年在“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盟”创建工作的关键时刻,突泉县人大及时调整监督计划,组织全体委员对全县民族团结示范盟创建情况进行视察,委员们集思广益、献计出策,结合突泉县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重点工作,持续监督。连续两年开展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视察和调研活动,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座谈分析存在问题,广纳民意,及时对下步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注重实效,跟踪监督。一是强化工作评议,跟踪监督。加强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的评议监督,严格按照“三个阶段两测评”的程序,不走过场、严格把关,并将测评结果报“一府两院”及县委组织部,作为部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评议工作的开展,推进了“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高了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二是强化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跟踪督办。今年初,突泉县人大制定下发了《突泉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使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更好地落到实处。三是强化人大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为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水平,每年突泉县人大组织开展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向突泉县人大组成人员及特邀代表、群众代表述职并对其工作满意度进行民主测评。其测评结果要在突泉县人大网站平台及相应的媒体上公布,并及时反馈给县委组织部,作为年度优秀干部的评选依据。四是强化代表的履职,全民监督。不断完善突泉县人大“三联系”活动,即“各位人大主任联系委员,联系所包乡镇人大,联系乡镇的县级代表”。组织开展联系代表活动和指导乡镇开展25%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切实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调动代表履职热情,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更好为民代言。(刘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