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松山区10万亩经济林实现绿富双赢
内蒙古新闻网  15-12-22 10:53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今年,松山区投入资金900万元,新建节水经济林3300亩,完成年初任务的110%。同时,重点打造经济林示范园区35个,其中新建园区3个、续建园区3个、巩固提质提效园区29个,总面积15120亩。至此,该区经济林总面积逼近10万亩目标,其中3万亩果树进入盛果期,年产各类水果4万多吨,总产值1.6亿元。

  松山区东部和中部有大枣、葡萄、中型梨、中型苹果,西部种植123、黄太平、鸡心果等小型苹果。围绕“生态与产业并重、增绿与增收双赢”的发展理念,“十二五”以来,该区不断加大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设10万亩高起点、高标准经济林目标,让经济林产业释放出更多绿色效益。

  采取精耕细作方式经营经济林产业。松山区一方面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几十处经济林示范园区,以典型带动经济林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投入资金,为重点经济林园区购买果树专用肥和叶面喷施肥。同时通过栽植、嫁接等方式,引进新苹红、鸡心果等果品好、效益高的果树品种,并加大比较效益高的设施经济林建设。推广建设3.8万亩高效节水经济林,改变了以往旱作和大水漫灌的粗放经营方式。

  抓住“技术”这一经济林建设的关键。在栽植、修剪、拉枝等关键环节,该区林业技术人员要到实地指导。在此基础上,采取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常年聘请两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在各项目区巡回技术指导,聘请本市及外地果树专家定期培训农民果树技术员。全区每年现场培训果农近百场次,受训农民及技术员1000多人,100亩以上的经济林项目区都有一名农民技术员。

  推出多种建设模式助推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采取企业带动建设模式,由企业出资,农民造林栽果、经营管理,生产原料销售给企业,收益归农户;采取反租倒包建设模式,农民土地先流转到村集体,再由大户对流转土地进行统一管理经营;采取政府补贴建设模式,由政府出资,对新建或改扩的集中连片经济林按面积给予一定的补贴;采取合作社建设模式,由合作社牵头,与有经营能力的人联合发展,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实行“四统、二分”的管理方式发展。

  小水果变成了“金蛋蛋”。据松山区林工站负责人介绍,现在,该区露地苹果、葡萄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露地大枣、123苹果、南国梨每亩收入3000元以上,间种经济作物的每亩又多收入1000元,设施果品每亩纯收入高达5万元。(驻站记者杨丛坡 通讯员李晶晶)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