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北风凛冽。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内一些企业却开足马力,生产场面热火朝天,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镜头一:
创新驱动迎来企业销售“春天”
赤峰东荣羊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实现了作坊式企业向高度现代化、花园式工厂的华丽升级。走进生产车间,千余名职工与清洁、和谐的工厂环境完美统一,企业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羊绒分梳机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正24小时“连轴转”。
“东荣集团以出口订单为主,9月份以后行业内公认生产淡季对企业影响很小,英国、日本等四国的合作伙伴在为我们买单,今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董事长程旭东告诉记者,作为全市头号出口创汇“大户”,今年,东荣集团在厂区投资、科技创新投入、先进设备引入、庞大人员开支等重压下,年生产订单羊绒制品50万件,产能同比增长25%,利税方面也较上年有所增加。
随着企业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东荣集团旗下的“东黎”羊绒制品也逐渐成为叫得响的品牌而被大众所熟知。日前,一名包头市民专程坐飞机来到玉龙机场的企业直营店,选购近两万元的羊绒制品后,不出机场又打“飞的”飞了回去。
今年,公司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在线上,把直营店开进了天猫的电商平台,首次“双十一”活动完成十余万元的订单。在线下,针对高端消费人群,再度对产品进行提档升级,并推出了私人定制等个性服务,受到了更多潮流消费者的青睐。
镜头二:
转型升级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含金量”
“与东荣集团这样逆势增长相似的企业,开发区里还有填补了我市电子科技产业空白的赤峰拓佳光电有限公司。”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高翔边领着记者参观边介绍。
傍晚时分,赤峰拓佳光电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借助自动或半自动化精密设备加工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
走到生产线近处,沿着传送带,只见带着防静电指套的工人和智能操控的机械臂精准配合,一会是工人准确切割着液晶显示屏的大块儿模板,一会是机械臂上下翻动为液晶显示屏粘贴电子元件。
公司总经理陈志伟介绍说:“进驻开发区一年多来,公司依靠实用新型专利设备、智能数字化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手段,月产能达到100万片,年产值近亿元。伴随规模化量产而来的产能增加,也为我们带来了远超过在深圳办厂的可观收益。”
“我们的主要客户是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赤峰建厂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配合开发区给的政策、厂房等优惠条件,为我们快速进入生产角色提供了良机。”陈志伟补充说。
镜头三:
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赤峰艾克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同为上海医药集团成员企业,未实施“退城入园”前,企业经济总量小、终端品种单一、科技投入低、环保压力大、管理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进驻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园一年多来,在全国领先水平的硬件设施支持下,两家成员企业正是通过在新药研发、品种转移和调整生产结构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才保证了增速不变,利润不减。”赤峰艾克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渤说。
入园后,赤峰艾克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麻黄素等原料药顺利完成单一品种生产结构调整,从亏损千万元的企业,一举扭亏为盈转为盈利千万元的出口创汇高科技制药企业。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圆满完成提档升级,成为片剂生产从30亿片/年升至50亿片/年、产能近乎翻番、700人销售团队遍布全国的综合性医药集团公司。
在赤峰市博康中药饮片公司养生馆,野山参、天麻、黄芪等各式各样的中药保健原料摆满了陈列柜。公司总经理张浩海略带安徽口音说,“赤峰地区有着中药和蒙药销售的广阔市场,由于生产空间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企业入园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融资难度大、成本高、渠道少一直是影响中小微企业扩能增效的瓶颈问题。张浩海介绍,面对资金限制给企业带来的转型升级难问题,博康公司与连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杭州)有限公司联手上市新三板,为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路径。
“现在公司年销售额在7000万元左右,利润有800多万元,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明年6月份可完成新三板上市。届时,具有高附加值的中药颗粒和中药养生产品集中投放市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张浩海说。
2015年,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可实现工业总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7.2%;累计可上缴税金4亿元,同比增长12.3%。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存、发展、更新、创新、改造已成为摆在传统产业面前的新课题,这就更需要开发区企业在市场和政府的双向调节下,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战略转型来实现。”高翔表示。
下一步,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还将在强化土地储备、提升承载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功能、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开发区质量效益等方面下功夫,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开发区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