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码、灌装、装箱、检验、装车……在恒大新谷园生产车间自动生产线前,高效快捷、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反映了扎旗工业经济发展的热度。公司经理孟杰介绍:“恒大新谷园自2015年3月份开始生产以来,实现三班倒、24小时满负荷生产,平均日出仓‘恒大兴安’绿色大米200吨。”
近年来,扎旗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实现“跨越赶超”的动力和引擎,全力壮大旗域经济总量,通过调结构、上项目、建园区三大行动,为工业经济发展蓄足“正能量”,奏响了工业经济发展新乐章。截至2015年10月末,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11.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
调结构,培育主导产业
工业是扎旗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扎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围绕一产发展二产、带动三产,打造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第一支柱产业。重点围绕“三粮、三畜、两甜(即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羊、肉牛;甜叶菊、甜菜)”做文章,积极推进恒大集团新谷园技改、君和糖业甜菜加工、蒙羊牧业肉羊深加工等项目。大力引进玉米深加工项目,形成完善以“粮、肉、糖”为重点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启动神马矿业大理石岩石料加工项目建设。
针对停产半停产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扎旗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对闲置资产进行分块出租或整体出租,加强科学技术投入,实行兼并重组等行之有效的办法,集中为兴义农丰、魏佳米业、罕特罕啤酒等企业破解了土地、融资等生产要素瓶颈。盘活升级企业中,蒙羊牧业兴安有限公司、龙鼎(内蒙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份成功进入规上企业行列,为扩大扎旗经济总量,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抓项目,积蓄发展后劲
山水水泥4000线于2015年3月16日进行了回转窑点火,翌日投料,当月就生产熟料7.61万吨;龙鼎农业完成“极北香稻”品牌注册,建立了“内蒙古源龙源集团生态农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蒙羊牧业园区建设、神马矿业大理石岩石料加工、鲁兴商砼搅拌站新建工程、山水水泥窑头窑尾技改、恒大新谷园技改5个项目相继投入生产……
近年来,扎旗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局性重点工作,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力量。该旗严格实行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抽调干部进驻企业一线,采取月通报、季奖评、年考核制度和现场督查、巡回观摩等有效措施,力促工业项目建设。2015年,全旗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4个,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20个。已经上报开复工项目23个,完成年内投资13.34亿元,占全年计划任务的93.42%。同时,该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重大引资一事一议、落地条件能优尽优”的原则,主攻工业招商,实行一条龙保姆式服务,着力为客商营造最佳投资环境。
建园区,搭建发展平台
绰尔工业园区自创建以来,坚持以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积极招商引资,以工业发展助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园区共入驻工业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52.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56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2亿元,带动就业1700多人。
近年来,扎旗提出“强攻园区硬件建设,着力搭建‘工业突破’良好平台”的工作思路,把园区建设作为聚集工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多方筹措资金,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创造条件。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收储土地1.1万亩,建成道路9.38公里,铺设通讯管线18公里、污水管线16.5公里,架设10千伏电力主干线7公里。随着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为工业企业的聚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洼地。(驻站记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