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市民来说,在如此天朗气清的元旦假期外出采买,无疑是一件令人惬意快乐的事情。为此,记者走进乌市和平市场,去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市场内各种农副产品五花八门、品目繁多,消费者的议价声和商户的扬声叫卖你来我往、此起彼伏。
来到“蔬菜区”一家菜摊前,记者看到各色蔬菜整齐码放在货架上,既有本地常见的大白菜、水萝卜,又有远道而来的山药、甘蓝。“今天特别忙叨,刚得闲儿,过来买菜的人可多了!”菜商齐秀芝指着自己摊位上各色菜品向记者叙述着元旦当天的销售情况。和齐秀芝的菜摊一样,既引进外省的新鲜菜,又购置本地农户大棚里时令菜的商户不在少数。多渠道引进瓜果蔬菜的方式,既提供了多种类商品,又借由可靠的物流渠道,确保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元旦期间物流通道的便捷畅通,也使身居北疆的乌市居民不必像过去那般在意寒冬时节的局限,可以尽尝美味鲜蔬。
同样面对火爆的场面,“肉类区”的商户李超也深有同感:附近的居民不少,还有别的地方特意过来买我家肉的。元旦一早就一直在忙活,卖得不错。”李超面前摆放着一块块或肉色鲜红、或红白相连的本地猪肉。“像我们家卖的是本地猪肉,售价比起冷藏肉贵。可如果说起好吃,自然还是本地猪肉好吃啦!就算贵点儿,吃着香,买的人也是不少!”李超对自家出售的本地猪肉充满自信,侃侃而谈。
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于购买商品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在市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相比于低价策略销售的商品而言,更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已成为不少人选购商品的新标准。对于商户而言,定位精准、质高货优,必定可以吸引更多顾客的青睐。
“平时就常常来这里买菜,方便、样多。这不今天正好是元旦,中午儿子一家要过来吃饭,就寻思着来买条鱼,多买点猪肉和菜,打算包饺子、烧条鱼,做菜给孙子吃。”手提一篮鲜鱼、芹菜和猪肉的市民赵桂琴高兴地说着,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她要以一桌丰盛的好菜为儿孙在新的一年求个好彩头。如赵桂琴这样的消费者在市场里比比皆是,多样的选择、安全的商品令消费者舒心、安心。
如今,元旦假期市场物流畅通,商品量丰价稳。诸如李超、齐秀芝等商户保证了市场货源充足,更为广大市民节假日购物采买提供了便利,着实丰富了赵桂琴等市民的菜篮子。(记者马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