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达尔胡农场四队,杨柏成养蜂致富的故事已被人们传为佳话。刚刚走进不惑之年的杨柏成,眼里透着一股精明劲儿,显得成熟干练、充满智慧,8年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也磨炼了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意志品质。
1993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杨柏成不情愿地跟随父母一起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看着一年年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小伙子更不甘心了,开始琢磨着赚钱的门道。2007年8月,外地养蜂人看中了农场连接成片的向日葵田,纷纷接踵而至,杨柏成从中找到了赚钱商机和学习的机会。他闲时就往养蜂场跑,问这问那,为了学到技术,无偿承担起一位刘洋师傅蜂场的日常用水,在开自家车为蜂场送水的同时还帮着刘师傅干这干那。刘师傅看出了杨柏成的心思,也被他的真诚深深打动,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养蜂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了杨柏成。手把手地教他如何采蜜、培育蜂王及各个季节的管理技术。这年秋季,刘师傅临走时还送给了杨柏成两箱蜜蜂,并一再叮嘱蜜蜂的喂养和越冬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年,杨柏成靠着刘师傅传授的养蜂技术,开始试着培养两箱蜜蜂。养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摸不准蜜蜂的习性,脸部、手部被蜇伤是常有的事儿,但他都能咬牙坚持。可天不遂人愿,偏偏这两箱蜜蜂又得了病,瞅着无精打采的蜜蜂,杨柏成不知所措,赶紧给刘师傅打电话咨询。刘师傅听了情况后告诉他,可能是由于蜜蜂群势小,抗病力差,得了白垩病,并告诉了他预防和治疗白垩病的方法。刘师傅教的方法果然灵,两箱蜜蜂保住了。这一年,两箱蜂产了20多公斤蜜,虽然不多,但对杨柏成来说却是他成功的见证。蜂蜜他是一斤都没卖,和亲朋好友共同分享了自己成功的喜悦。2008年,杨柏成筹钱买回14箱蜜蜂,正式开始了他的养蜂生涯,烈日酷暑、阴雨潮湿没拦住杨柏成创业的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苦心经营,养蜂收入了8000余元,这更加坚定了他养蜂致富的信心。杨柏成边干边学,日积月累技术一天天臻熟,蜂群也一年比一年壮大起来,几年来,美丽的兴安大地到处留下了他坚信的足迹,如今他的蜜蜂已发展到了100箱,年产蜂蜜5000多公斤、蜂花粉200余公斤、蜂王浆50余公斤,年收入20余万元。
去年,为了便于转场,杨柏成还买了一辆客货车,还在乌市开了一家店,专营自产蜂蜜。去年,杨柏成又学习了一套生产“巢蜜”的技术,实现年产“巢蜜”200余公斤。“巢蜜”具有花的芳香、醇馥鲜美的滋味,还具有保健治病功效,价格要比普通蜂蜜高出10倍。
问起杨柏成今后还有啥打算时,他表示,以后还想开个网店,把他的蜂蜜卖到全国各地。现在技术和条件还不成熟,正在学习相关知识。杨柏成在微信里记下了他养蜂走过的足迹,如果想知道蜂蜜养生治病的功效,可以拿起手机搜一搜,杨柏成给自己起的一个好听的网名——“牧蜂在草原”。(王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