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突泉县巨力村驻村“第一书记”门建国服务基层二三事
内蒙古新闻网  16-01-06 11:09 打印本页 来源: 兴安日报  
 

  “自从来了门书记,我们的心里越发暖了。”

  “瞅瞅我们村的小广场,这就是门书记来了之后帮我们建的。”

  在突泉县六户镇巨力村,一提到驻村“第一书记”门建国,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2015年9月,在突泉县文体局工作的门建国接到下乡驻村通知后,便来到了六户镇巨力村,当起了驻村“第一书记”。踏入巨力村的第一天起,门建国就暗下决心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

  门建国来到村里听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巨力村一直没有建成室外活动场所,村民闲时不是打麻将就是窝在家里。这对初来乍到的门建国来说,真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门建国暗自琢磨办法。

  “刚开始真是着急啊,由于没有室外活动场所及娱乐设施,部分村民秋收以后没事做,就知道打麻将,要么就是窝在家里。”采访中,门建国急切地说着当时的情形。

  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改掉打麻将、猫冬的陋习,门建国积极与所在单位县文体局协调,帮助巨力村申请了村文化广场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据了解,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位于巨力村村部附近,面积达2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6万元。同时,附属的健身、体育器材也已到位,共安装健身器材13套、篮球架1套。现如今,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文化广场,已成为巨力村村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得到了满足。

  除帮助村里申请项目外,门建国还热心帮助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巨力村村民张春江,是村里的特困户,靠口粮田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门建国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来到张春江家走访慰问,为他送去了米和油。东西虽然不贵重,但门建国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村民张春江,他激动地握着门建国的手说着感谢的话,称赞他为“贴心书记”。

  驻村以来,门建国积极和村民们沟通。起初,有少数村民对他“爱答不理”,认为他是只会说不会做的“挂名第一书记”而已。可门建国仍坚持不懈,从当上“第一书记”的那天起,门建国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村里,他挨家挨户的走,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门建国只用了较短的时间,就全面掌握了巨力村的实际情况。如今,随着驻村工作的逐步开展,百姓得到了实惠,纷纷对门建国竖起了大拇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