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巴彦淖尔:城市改变面貌 市民升华心灵
每天下班回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丽山湖小区居民王建平都会自觉地把自行车停放到车棚内,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随便把自行车往楼门口一放了之;市民张先生在临河宾馆宴会城想抽烟,便向服务生索要烟灰缸,得到的却是礼貌的回答:“先生,请您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每月的5号,临河区团结路魏记铁锅大碗羊肉店老板魏记平都会宴请环卫工人,至今已有1500多名环卫工人成为座上宾。他的善行义举不仅在当地传为佳话,也把一种道德的力量传递给了市民……
如今,在巴彦淖尔,随处都能感受到一缕缕迎面吹来的文明清风,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正见证和推动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嬗变。2015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以获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契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优化城市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乐于创建、共享创建成果的良好局面。
全民动员,凝聚创建合力
巴彦淖尔市把创城工作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的创城指挥部,全面实行创城“一把手”工程。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创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市直部门和临河区的创城工作任务,并把“迎庆创城”工作列入年度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体系,压实各级各部门齐创共建责任。并通过成立创城工作督查组、老干部文明督导团、市民文明巡访团,开通文明创建热线,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听取群众意见,强化文明创建督导检查。
巴彦淖尔市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过程,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让文明之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
全市加大机关、学校、社区、窗口单位和社会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做到浏览可见、抬头可见、进出可见、休闲可见、入住可见、随用可见;组织各行业、各主管部门修订、细化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开展《市直机关干部职工文明公约》万人承诺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剪纸艺术展、“尽责圆梦·美丽家园”主题演讲、“我的中国梦·魅力巴彦淖尔”微电影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4000余场次,选树宣传先进典型50个,向自治区推荐10个,6人入选自治区“尽责圆梦”故事会。
以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为目标,推动社区村组、文明单位等设置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宣传选树身边好人,表彰了两届全市道德模范共50名,敖其尔、范志佺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累计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62名。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义演义诊、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印发文明餐桌行动张贴画1万张、餐巾盒即时贴2.5万个,主城区饭店餐馆覆盖率达90%以上。开展“文明好司机、出租车、公交车”评选活动,临河城区1500多名出租车驾驶人签名承诺文明行车。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十全美丽庭院行动”,开展“干净人家、精巴媳妇”“好公婆”“好妯娌”评选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各学校利用主题团队会、演讲、征文、板报、宣传卡等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网络作文大赛、“清明祭英烈”“六一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党歌咏”“三爱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促进青少年熟记24个字,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评选表彰20名首届巴彦淖尔市美德少年,4名青少年荣膺全区美德少年。累计争取中央、自治区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35个,自建城市学校少年宫2所。
注册成立了巴彦淖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目前临河城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3.8万多人,占城区人口的11%。启动诚信守法示范街打造,建立“诚信红黑榜”,通过报纸、网络曝光一批失信被执行人。
惠民利民,共享创建成果
2015年,临河区城区和城郊平房区700多条背街小巷实施综合改造工程,困扰这里10万居民的出行、照明、排污、如厕等生活难题得到解决和改善。团结办事处平房区居民王明高兴地说:“巷道全部硬化改造了,路灯也安上了,每天出行顺畅方便多了。”
文明共创,文明同享。巴彦淖尔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解决的小事、实事、难事做起,突出加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优秀文化的“五优”创建,让每位市民在点滴中感受到变化,在变化中体验幸福。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心城区从背街小巷的改路、改水、改厕入手,投资1.9亿元实施巷道硬化工程,配套垃圾转运、绿化、亮化工程,已有3万多户、10万多人受益;农村牧区强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投资45亿元完成1753个村庄施工任务,正在建设1213个,占总数的69%。借助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契机,开展“五堆”清理,推进村庄环境整治,选择40个村庄实行“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规范化垃圾处理试点。
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坚决治理店外摆放、占道经营、乱贴广告等行为,建设便民市场,取缔马路市场,年内基本实现3000多个流动摊贩全部入市经营。建成社区服务指挥中心,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居民享受到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推进行政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提升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完善四级法律援助网络,形成了“城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牧区半天”的法律援助服务圈。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推进治安监控与城市管理监控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积极推行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市场化管理模式,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98%,处理率达93%以上。加快升级河套文化品牌,举办了河套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沿黄河公路自行车锦标赛、龙舟公开赛等系列文化体育活动,让“我们的节日”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文明创建,润物无声。巴彦淖尔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程中,既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也升华着每个人的心灵。文明之花正在这座“塞外粮仓”绚丽绽放。(记者 韩继旺 图古斯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