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瑾(左二)和村干部一起讨论工作。记者 海军 摄
白墙红瓦的农舍错落有致、硬化的街道笔直通达,户户袅袅炊烟,偶或一两声的狗吠,雪后的黄家村美丽不失温馨,2015年12月17日早晨,记者跟随着黄家村第一书记张瑾来到了集宁区白海子镇黄家村。
村里最显眼的建筑就是黄家村委会,干净整洁的院落里,一杆红旗迎风飘扬。“看!这就是咱们村的‘两委’所在地,两个月前还是破旧不堪的房子,现在是崭新的瓦房。我来这儿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这面红旗插在这儿,这可是我们的阵地呀!”张瑾边往院子里走边说。
今年42岁的张瑾是集宁区房管局房屋租赁所所长,2015年10月,他被派到黄家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
黄家村距离集宁区仅15公里,辖四个自然村。按照集宁区委“十个全覆盖”的安排,首要工作是改善村容村貌。然而,这个村的土坯房就有780间,且外出人员多,改善村容村貌就涉及拆除危房,实施“十个全覆盖”难度相当大。
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任务,谈起工作中的困难,张瑾感慨地说:“咱们这村的大部分人长期住在外地,在村里有破旧土房的就有50户,跟他们做工作,是我们遇到的最难的事。”他掰着手指说道:“要想村容整洁,必须把那些土房拆除清理,但清理完了盖不盖房子?要是盖,不是浪费吗;如不盖就该给村民一个交代。有的村民既不住村里,也不让拆怎么办?经商量,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马上实施,就是先跟村民沟通把危旧土坯房拆除,村民愿意盖的给补贴,不想盖的,院里清理干净再给他砌围墙,地还是村民的,他们啥时候想盖房,直接盖就行。”方案一定,村干部们便开始做工作,三番五次不厌其烦,直至把村民们感动。
今年46岁的村民程战珍说起刚开始自己不愿意时面露羞愧:“刚开始实施‘十个全覆盖’时,我一听见村干部来,就锁门躲了,不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怕盖完房子还要钱,因为家里拿不出盖房子的钱。后来在张书记和村干部们再三劝说下同意拆了,国家出钱给我盖了两间新房,我现在住得很舒心。”在黄家村人的眼中,张瑾不愧是党派来的,国家政策掌握的特别熟。“刚开始实施‘十个全覆盖’时,连我们这些村干部都不懂这些政策,张瑾书记来了以后,跟大家详细讲解,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黄家村村主任张有说起张瑾佩服有加。(记者 皇甫美鲜 海军)
【心得】
张瑾: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房管局房屋租赁所所长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黄家村驻村干部
驻村,不但要身体驻村更要把心沉下去,贴近老百姓,想老百姓所想,谋老百姓所谋,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工作中的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