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挤在危房里办公,后来就在村干部家办公,再后来借场所办公,如今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室,村民办事方便了,我们工作的劲头儿更足了!”1月4日,记者在新惠镇新地村采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岳国余介绍说。针对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危旧狭小、功能不健全的实际,该旗在农村牧区按照新建补助10万元、改扩建补助5万元的标准,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00万元,落实专项奖补资金1050万元,完成新建活动场所77个、改扩建56个。在城市社区通过财政投资480万元新建、购买以及机关腾退办公用房等办法,11个社区公益性服务用房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
敖汉旗认真做好制度的废、改、立,配套充实和调整优化议事决策、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规定,完善基层治理机制,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在农村牧区,制定完善《嘎查村级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全面推行“5321”议事决策、“两委”集中办公、联席会议等嘎查村级组织民主管理机制。健全“三会一课”、设岗定责、红线警示等制度。在城市社区,以规范服务为重点,健全完善各项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同时有效利用党员活动室、村居会议室和服务大厅、过道走廊等空间,把制度挂起来,让规范亮出来,确保制度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了便民工作站就是好,办事再不用往镇上跑了。”说到便民工作站,四家子镇热水汤村村民张云脸上溢满笑容。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四家子镇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热水汤“一站式”便民服务工作站,自建成使用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300余人次。在农村牧区,该旗健全了苏木乡镇所在地有便民服务中心、原撤并乡镇所在地有便民服务站、嘎查村有便民服务室、自然村组有便民服务点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2015年为群众办实事10万余件次,解决实际困难1800余件,提供技术培训5000余次,解决矛盾纠纷120余件次,节省外出办事费用2000余万元。城市社区在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打造特色社区4个,其中以文化引领为主题的新中街社区服务中心,日均吸引500余名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以前,每月三百来块钱,除去电话费和交通费,剩不下几个钱。大家觉得干得很没劲,现在,工资提高了,并且是在不断地上涨,工作满20年退休后还有待遇,干起来有劲儿!”说起现在的待遇,丰收乡东八家村支部书记张振民很感慨。为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稳定村干部队伍,激发工作动力,该旗制定出台了《敖汉旗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办法》、《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助暂行办法》。2015年初,旗财政统筹资金2700万元将“四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同时追加差额预算900万元,落实现职嘎查村干部绩效报酬,统筹解决在职完全脱产工作20年以上正常离任嘎查村干部的生活补助待遇。在保障每个社区工作经费8万元、服务群众专项资金10万元的基础上,又为每个社区拨付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经费1万元。(驻站记者 姚井东 通讯员 孟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