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联合党总支”点个赞
内蒙古新闻网  16-01-07 16:25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了杭锦旗巴拉贡镇兴建村张福喜的家,满脸笑意的张福喜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村和过去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我家盖的新房,和以前的旧房相比,住起来舒心多了”。

  兴建村道路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居住环境好了,腰包鼓了,村民的心更敞亮了,直夸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该村只是巴拉贡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个缩影。而就是这个今日的文明村富裕村,曾是一个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发展缓慢的问题村。

  兴建村发生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巴拉贡镇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市委“六位一体”统筹推进、“三项建设”同步抓好的要求,探索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巴拉贡镇高效农业区联合党总支。

  “抱团”发展合力强

  联合办公之前,群众办事要村里、镇里来回跑,遇上镇里干部下村或出差,就跑了冤枉路,极为不便。2013年,巴拉贡镇党委按照旗委“三共三化”基层组织建设要求,结合兴建村、朝凯村、昌汉白村三村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文化相融的特点,投入450万元建设了联合阵地,通过建阵地、强服务、创特色,突出“固本强基、服务群众”的宗旨,建立高效农业区联合党总支,实现了组织共建、一体化运作,资源共享、社区化服务,产业共创、区域化发展,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显著增强。

  “村干部和镇里的干部集中在一起办公,村民们有什么事情和问题,镇、村干部能一起解决。”昌汉白村村民刘虎子说。

  “便民大厅让村民办事少跑了好多路,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在医务室输个液很方便,村民们对联合办公后的服务很满意。”兴建村村民郭海燕说。

  “在不变更三个村行政区划和保障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实行‘抱团’式发展,即以‘三共三化’为抓手,本着利于服务村民、利于产业发展、利于群众增收、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利于和谐稳定‘五个利于’的原则,以联合党总支为平台,着力解决阵地、设施重复建设,群众办事不方便,服务群众难,群众活动缺场所等问题,促进基层组织的优化配置,实现联建村的协同发展,达到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目的。”巴拉贡镇副镇长、联合党总支书记赵建峰介绍说。

  联建兴产促增收

  联合党总支通过先进带后进的“捆绑式”支部联建措施,让相对先进的村带动后进的村,加强班子的互相沟通、阵地的联建共用、党建的取长补短,逐步帮助兴建村摘掉“后进”的帽子,从而实现三个村资源共同利用,组织共同晋级,产业共同发展,群众共同富裕。

  “朝凯、昌汉白、兴建三个村的土质、气候、水资源都非常好,加上多年来三村在发展有机果蔬、优质牧草、肉羊养殖产业上的共同特点,我们成立了巴拉贡镇高效农业区联合党总支,因地制宜设置产业链,实现产业联动,带领村民在发展种养殖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赵建峰说。

  仅以昌汉白村为例,2014年,该村与汉森酒业合作组织实施种植制酒葡萄试验,每亩地产值预计在5000块钱左右。3年后,如果试种成功,该镇将在三个村大面积种植葡萄,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村集体经济,注册资本金及农牧民三户联保金融扶贫贴息贷款,发展“企业+嘎查村集体+农户”的葡萄等果蔬种植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李慧来 孟瑞林)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