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
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企业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企业的还款能力。其主要优点:一是反映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二是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减少资本套利空间。其内在缺陷:一是对不同风险的资产不加以区分,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三是杠杆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
CDS是一种合同。全称credit default swap,意思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合约是美国一种相当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CDS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从理论上讲,CDS卖家售出CDS,对相应的一份债权将来是否得以履约做出担保;而这样一来,作为买家的债权人就把债权违约的风险让渡给了CDS卖家。CDS买家所获得的保险承诺包括:倘若债权违约,或有债权评级下调等各种不利的“信用事件”(credit event)发生,收入仍不受影响(视具体条款而定)。一般的债权人起码仍可收回所持债券的面值。
PPP项目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从国家层面看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全力推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通俗易懂地布局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新举措。
加法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关键是补齐短板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优化劳动力配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
减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的“减法”主要是指,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简政放权,是政府层面的减法运算。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为经济松绑减负。
降低企业成本是企业层面的减法运算。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
乘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开展“双创”行动,以创新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摒弃老路走新路,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以新空间发展新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充分释放新兴行业的供给端活力,以达到乘法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促使要素从成熟的、老化的供给中,转移到新形成和正在扩张的供给中。
除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主要是指清除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实施供给侧改革,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改善产业供给。
化解房地产库存是清除过剩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房地产去库存,不是鼓励房企不顾一切地建房,而是要房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采取降价等措施把房子卖出去。化解房地产库存是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
从自治区层面看
明确要正确处理巩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与化解过剩产能的关系,坚持有保有压,主要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一批,推进兼并重组整合壮大一批,扩大对外投资转移发展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标准淘汰退出一批,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扶持救活一批等“五个一批”的措施,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工作,也不是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