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二五”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
过去的5年,内蒙古面临严峻考验。考验来自于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过去的5年,内蒙古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层次、城乡发展面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展保障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改革开放、社会事业、和谐内蒙古及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5年的努力,内蒙古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站在了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内蒙古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区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时间丈量出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新高度。站在两个5年的交汇点上,我们在回眸中展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辉煌成就,在展望中筹谋“十三五”良好开局。
李俊龙代表:羊产业前景喜洋洋
“虽然近期羊肉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但这也暴露出了我们在羊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李俊龙代表认为,羊肉价格下跌,一方面是由于羊肉价格已经连续10年上涨,到了新的价格周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区羊产业仍然存在发展潜力。
李俊龙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区在发展羊产业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种羊由过去的依靠进口,发展到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二是在羊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方面,标准化养殖逐渐在全区推开,有的企业联合农户,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发展与全程可追溯,这对于提升自治区整体羊产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前几年,自治区每年补贴5000万元进口种羊,现在取消了这项政策,这充分说明我们已经摆脱了对于国外的种羊依赖。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培育出的种羊品质完全能达到国际水平,成本下降了近一半。农牧民采取草地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生产模式后,效益可以提高两到三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李俊龙认为,这为今后自治区发展羊产业指明了方向。“虽然我们的羊产业发展速度迅猛,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建议自治区今后在羊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将羊产业进一步推向现代化。”(融媒体两会报道组记者 杨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