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市“十三五”干线公路网旅游公路网规划启动
内蒙古新闻网  16-01-28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起,包头市以“二环五纵八横”和“一环十通道二十一连接”分别开启实施全市“十三五”干线公路网和旅游公路网规划,充分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以及全力推进包头市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

  “十三五”期间,包头市干线公路以“二环五纵八横”为规划目标,在包头市全域内规划两条环线公路、五条纵向公路、八条横向公路,优化了公路线位,提高了公路建设标准,同时将公路修到地区交界处,消除断头公路,形成畅通便捷开放的公路网体系,有效解决过境交通和市内交通混行的问题,同时有效疏解市内交通,方便群众出行。

  “二环”即内环一级公路和外环高速公路,其中“一环”由南绕城一级公路和110国道北绕城公路,二环由G6高速、包树高速和西南环高速组成。南绕城公路56公里,正在改建,今年建成通车;北绕城公路28公里,今年开工建设。G6高速、包树高速公路已通车,西南环高速力争今年开工建设。

  “五纵”由五条纵向干线公路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达茂至九原公路,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210国道包头段,2016年开工建设;达茂至明沙淖公路,2017年开工建设;达茂至将军尧公路,2017年开工建设;省道104包头段,希百线正在改建一级公路。

  “八横”由八条横向干线公路组成,自南向北分别是省道315包头段,分三段实施,东段今年开工建设;中段为南绕城公路,正在建设中;西段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第二横、第三横分别是110国道和G6高速包头段;第四横为省道311包头段,已开工建设,2016年底建成通车。第五横为固阳北部连接线,现状为三级公路,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六横为达茂南部连接线,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七横为国道335包头段,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八横为省道331包头段(边防公路),计划2016年开工建设。

  全市旅游公路路网规划将按照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实现“一环十通道二十一连接”的规划目标。即建设一条覆盖全市主要景区的旅游环线,形成包头市旅游线路主骨架,沿环线向内、外辐射,建设环线与景区之间的旅游通道、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连接线,形成对内微循环、对外大连通的旅游路网格局。

  “一环”:主要是覆盖美岱召、九峰山、五当召等重点景区规划建设的旅游环线。“十通道”:指外地来包旅游的10个进出通道,以国省干线为主。其中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方向各为3个通道,边境旅游方向1个通道,可经边防公路,向东通往二连浩特,向西通往甘其毛都,向南通往包头,向北通往满都拉口岸。旅游环线至景区、景区至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共21条,由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组成。

  按照规划安排,包头市干线公路三年全部开工,五年全部建成,旅游公路今年开工,当年建成。(记者张建芳 通讯员张智峰)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