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子过得美美哒
 

  原标题:日子过得美美哒

  2月15日,记者来到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关村,漫步在村内的巷道小路,两旁高楼林立,路灯排列整齐;健身休闲广场上,村民们边锻炼身体边拉着家常,孩子们在快乐地嬉戏……看着这一切,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旧、环境脏乱的典型“城中村”?

  “知道不?西关村今年搞了个新年集体团拜,有近百人,那场面太震撼了……”村民杨恒林说。

  几年前,杨恒林一家4口靠3亩多的地过活。“当时,辛苦1年收入不到2万元,日子过得很难哪。”杨恒林说,2013年征地拆迁后,他拿到了30多万元的补偿金,给两个孩子作为本钱做小生意。“两个孩子一个开广告公司,一个开了小商店,过得很好,房子也买了,车也有了。”好事儿还不只这些,杨恒林没想到村里盖起了楼房,自己还分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1万元的装修补助金我也拿到了,每年每人分红的1万元也拿到了,合作医疗也参加了,养老金村里也给交了,我这日子还缺啥?啥都有了。”杨恒林脸上露出难掩的喜悦。

  西关村地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西北角。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2013年阿左旗巴彦浩特镇实施以村企联建为主要模式的城中村改造,不仅让全村180多户村民实现安居,村民还利用居住在城市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店铺门市、自主创业和到企业打工走上致富路。

  在改造的同时,西关村启动了社会保障工作。从去年开始,向60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费,为村民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的生活补贴,并从村集体经济里拿出600万元,作为养老保险基金,为45岁以上村民每年缴纳1000元的养老保险金。此外,针对安置房,每户给予1万元的装修补助。这一连串喜事儿让村民们赞不绝口。

  如今,西关村人已经告别了曾经挨挨挤挤的低矮土房、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告别了冬天要烧煤取暖、夏天还要防雨防漏的日子。村里的生活设施逐渐完善,村民正融入城市生活,日子过得美美哒。(本报记者 刘宏章)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