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确认西汉塞外军事指挥系统石门障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  16-02-29 12:0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2月28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称,在内蒙古长城调查中,通过田野考古结合史料分析,可以确认,包头市石拐区五当沟北岸古城塔村中一座已消失的古城,就是汉代的石门障。

  张文平介绍,石门障是西汉中晚期在塞外依附于长城修筑的军事指挥系统,《汉书》《水经注》和《清史稿》对其均有记载。然而,所有对石门障的研究指向均在包头地区,但石门障到底在哪儿,仍需要更多证据。

  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在石门障所在的五当沟附近发现了建于汉代的烽燧城障遗址群——石门塞,其包括烽燧5座、障城3座、当路塞长城墙体2段、遗址1处。

  从石门向北,五当沟北岸有一片高台地,台地上坐落着古城塔村,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原来有一座古城,但今天古城已了无痕迹。古城塔村所在高台地,处于五当沟大拐弯北侧,利于掌控整个五当沟,南面遥望石门,亦是北出石门沟首经之地。如此,位于古城塔村中的已消失古城,应是汉代的石门障。

  据介绍,进入东汉后,五当沟周边区域成为归附汉朝的南匈奴驻牧地,石门塞仅存塞道,塞防功能逐渐弱化。

  据了解,长期被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界所关注的石门障位置的确认,以及周边其他汉代古边塞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汉代西北地理考古的重要成果。(记者张昊文)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