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文明创建根植于深厚土壤
内蒙古新闻网  16-03-07 11:3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如今,当你行走在首府街头,可以看见路口伫立着身披绶带的志愿者在指挥行人过马路;当你在某个窗口单位办事时,会有工作人员帮你引导……这些都是首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城市的文明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今天,道德的感动力在首府越来越强,文明的气息在首府无处不在。

  每天,很多社区居民都要在阅报栏看看已是习惯。他们说,有时只是为看一眼上榜的“青城好人”。常态化评选发布“青城好人”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青城好人”的动人之举,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感动和感悟。

  开展“五在青城”,分类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评选倡树了“身边好人”“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我市在创建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活动,从细小处落实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参与活动。

  相信市民、发动市民、依靠市民,让文明创建根植于社会文化的深厚土壤,激发了群众的无穷智慧,调动了群众积极投入的火热情怀,形成了自觉讲文明、重品行、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文明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公共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这样的方式既绿色环保又减少了交通拥堵,还会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文明、生态、美丽!”市民云娜深有感触。为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我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自从公共自行车服务推出以来,许多市民和云娜一样坚持能不开车就不开的原则。

  像云娜这样默默无闻、齐心协力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市民不计其数。弘扬社会正能量,从细微处见价值。正是他们坚守内心的执著,承载了全市人民锲而不舍的渴望和追求,承载了各行各业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胆识和魄力,倾注了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创共建的汗水和心血。市民素质的提升、文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文明需要每个人的坚持,把创城中养成的好习惯坚持下去,把创城中不怕辛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坚持下去,把创城的成果持续惠及市民,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

  文明细节成就文明城市。窥一斑而见全貌。了解一个城市的品质,只需要走走这座城市的街道,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车站窗口,你便会有一个大致的答案。无论是城市的交通情况,还是车站、机场窗口运行状况,都是城市文明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交管部门迅速响应,积极行动,既当交通秩序的执法者,又做文明城市的宣传员。延长执勤时间,扎实组织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路面环境,开展了“机动车、三轮车、停车场、占道经营、重点区域及行人非机动车”等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环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交通设施进行整修、完善,有效营造了整洁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交通治理只是创建中专项治理的一个方面。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我市的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以群众诉求为整改方向,以群众追求为目标指向,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从实处推进,积极发动市民广泛参与,对群众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整改,成效显著,社会反响热烈。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回应百姓关切,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首府的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共创、共建、共享中不断提高。(刘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