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在路上的一年。暖春,南赴深圳;炎夏,西奔新疆;秋冬,深入大凉山区。目的地多是偏远地区和乡村,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行车7个多小时也非罕事。这些在地图上纵横交错的足迹线,牵连着汪晖委员与那些需要关注和帮助的人们。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汪晖结合自己的研究,近两年都提交了有关农民工的提案。今年,他依然关注这一问题:“提案不能提过就算,还要做后续的调查和研究。今年,我将就我跟踪调查的结果,提出有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提案。”
政协委员的身份和对农民工问题的坚持追踪,让许多农民工和学者“盯”上了汪晖。“这几年,遇到农民工的问题,他们都会主动来找我。”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汪晖委员做了大量的研究阅读和社会调查,对富士康工人、各地建筑工人等农民工群体进行了深入了解,将其遭遇的欠薪、劳动合同、工伤等问题一一纳入提案,并在学术共同体的支持下研究解决方案。汪晖委员将调研的合作者们看作好朋友:“这些朋友不求任何回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供我参考,希望把基层最真实、最迫切的呼声如实传递到中央,让我十分感动。可以说,是大家一起推动着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进程。”
今年,汪晖委员从北京远赴新疆,又辗转至四川大凉山区。他认为,经济发展、社会平等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相互协调。他为一些地区的经济落后而心痛,更为部分地区粗放的扶贫方式感到遗憾。为此,他提出,从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我国的发展理念已经不断完善,目前的关键在于落实。思考发展的同时,不能只看经济指标,要让百姓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生活。此外,应当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扩大少数民族生源所占比例,加强民族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
心系百姓、积极履职,汪晖委员表示,他将一直“在路上”。
(记者杨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