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事作于细 将难事成于实
——内蒙古电力公司定点帮扶吉力化嘎查纪实
“定点帮扶,党的政策好,办事的单位更是实实在在。就这么不到5年的时间,我住上70多平米好房子,还喝上干净的过滤水。”说起内蒙古电力公司定点帮扶的事,兴安盟科右中旗吉力化嘎查贫困户龙梅高兴不已。
2011年初,内蒙古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兴安盟进行定点帮扶工作,就此内蒙古电力公司与吉力化嘎查结下了不解之缘。
精准扶贫,精准发力。内蒙古电力公司用5年的时间认真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使帮扶对象兴安盟科右中旗吉力化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事作于细,难事成于实。内蒙古电力公司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儿、琐事儿件件落在实处。近5年来,该公司对吉力化嘎查总计投入帮扶资金1272.16万元,并通过帮扶举措大力发展嘎查互助合作组织,建设了占地7500平米的种养殖繁育基地,建起了75栋棚圈;修建水泥路5.8公里,沙石路3公里,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更是方便了各种农畜产品的外销;打机电井40眼,实现电灌农田4800亩,结束了吉力化嘎查无电灌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同时,内蒙古电力公司致力帮扶嘎查生态环境改造,治沙造林,累计围封草场15400亩,种植杨柴和沙棘20000亩,保护了近3万亩草场,治理了吉力化嘎查的移动沙丘,固沙护村的效果十分明显。帮助建设的沙坡杨柴基地,先后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的好评和认可。
内蒙古电力公司还把嘎查乡亲们生活冷暖放在心上,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92户,其中新建40户,维修52户,基本上消灭了危房户,让当地群众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工作,嘎查已累计有23名大学生在资助下圆了大学梦;通过捐赠科技致富实用技术图书及影像资料等有效方式,推广现代适用技术,帮助贫困群众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脱贫致富。目前,嘎查农牧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已有7个,入社农牧户58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11年的3470元提高到2015年的7350元,实现了年均14%的增长。
吉力化嘎查蒙古族人口占95%以上,是典型的蒙古族村落,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扶贫对象之一。当时,嘎查700多人,贫困人口就在200人以上。农牧民多以小牲畜生产为主,兼顾农业生产,嘎查地形地貌以漫坡沙丘为主,均为沙化草场,生态退化较为严重,草场资源匮乏,产草量低,加之没有水浇地,没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生活水平落后,2011年之前,人均收入始终徘徊在2600元左右。
2011年初起,内蒙古电力公司将帮助吉力化嘎查脱贫致富沉甸甸的重任扛在肩上,真抓实干,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在对嘎查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进行了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建立了苏木乡镇领导干部和嘎查干部“一对一”联系制度,确保每项规划都能做细做实,实实在在地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帮扶工作在吉力化嘎查开展以来,淳朴的乡亲们都会掰着手指头数着嘎查发生的变化:水泥路在一米一米延伸,老房、危房一座座消失,宽敞明亮的新居让冬日的阳光显得更加温暖。冬雪过后,在沙坡地放眼望去,一排排彩钢瓦顶的新居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通往水泥路上,各种农用拖拉机不时穿梭而过。(记者 苏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