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投资方向,全力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累计争取“一事一议”、库区移民、小城镇建设、村民自筹等资金362.5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室两处692平方米,文化广场两处134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盏,硬化街巷路肩9000平方米,修建艺术围栏2100延长米,改建集贸市场10500平方米。
多方协调争取各部门资金和上级各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累计争取旗人大、检察院、商务局、卫生监督所、农开办、行政服务中心、水利局、财政局等部门帮扶资金46.1万元,修建文化广场两处2300平方米,翻修扩建村委会办公用房16间,购置办公桌椅及设备47套,打配机电井2眼。
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为主的基础上,该乡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挖掘社会资金投入潜力,形成内外结合的工作合力。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联系多名企业家及爱心人士资助家乡“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东他拉村退休老教师刘海祥,现在赤峰市区居住,听说村里要在他家的老房子边修建文化活动广场后,立即让在北京办企业的两个儿子出资10万元帮助建设。北京华能有限公司经理李腾虎,在白家店村承包了1000多亩地发展现代农业,得知村里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后,捐资6.5万元为村里的4个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照明灯。北京保安公司经理肖海东、赤峰万代兴门业经理孙海义、辽宁衡利医药公司总经理孙文等爱心企业家,也相继向家乡伸出援手,共捐助资金23万多元,解决了部分薄弱村在建设文化广场、实施街巷硬化、清理环境卫生等工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筹集爱心资金39.8万元。这种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关注、企业支援的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全乡“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为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任务,该乡在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的同时,还注重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扶贫开发、乡域经济、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优势,实行先建后补、定额管理和乡内统筹监管及村里自主管理的旗乡村三级联动新机制、新模式,获得了发展与稳定双赢的良好局面。(记者冯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