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东河区:精准扶贫带来精准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16-04-18 10:18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座座蔬菜大棚生机盎然,一个个新建的文化广场、一座座新建的养殖圈舍让贫困户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初春时节,东河区精准扶贫工作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形成帮扶网精准齐发力

  实施并推进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东河区紧紧把握这一原则,不断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千户帮扶”工程、“三到村到户”工程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县级领导包片、机关事业单位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的帮扶网络,确保瞄准扶贫对象,切实做到“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同时,东河区严格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聚焦建立贫困户动态监测机制,在贫困村建档立卡,细化贫困户信息分类,摸清贫困户底数,深入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找出贫根所在,为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提供基础数据。实施精准管理,东河区还不断加大督查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把贫困村及贫困户脱贫致富作为领导班子和帮扶干部的综合考评依据。

  -产业为转手拓宽致富道

  “这两年,在政府和包村干部的帮助支持下,我的两个娃娃不用为上学交不起学费犯愁了。现在我还建起了1座蔬菜大棚,种上了品牌蔬菜。虽然辛苦点,可不用再麻烦政府,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沙尔沁镇小巴拉盖村村民郭粮仓信心满满地说。

  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东河区不断探索扶贫途径和措施,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品牌农业。将章盖的小米、海岱的蒜、莎木佳的葡萄等农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通过营销和品牌包装,着力增加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达到农产品利润最大化。进一步将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引导贫困户种植名优产品,扩大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村有产业,贫困户有增收的目标。线下打造品牌,线上扩大销售,东河区充分借助“老包头批发网”、“蒙鑫缘”、“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区位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扶持华鹿、祥利丰、南星等农牧业龙头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和品牌包装,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着力打通互联网销售农畜产品大通道。同时,东河区还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力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分红等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政策作保障打通脱贫路

  “作为贫困户,我们这几年享受到了很多政府的扶贫政策,村民们学知识、长见识、抓住致富机遇,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甜!”享受到致富脱贫的沙尔沁镇黑麻板村村民如是说。

  为帮助贫困农民拓展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本领,东河区积极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建立贫困户人力资源信息库,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引导企业优先吸收贫困人口,打通贫困就业绿色通道。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农业知识培训、增加创业项目贷款资金等方式,切实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一门技能,让更多的贫困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也让有想法、有项目的贫困农户有资金扶持,实现支付创业。2016年,东河区将实现就业创业减贫100户、180人以上。与此同时,东河区还不断完善社保机制,对农村“五保”、特困老人、失独老人、孤儿和重度残疾、智障等无力脱贫的特困群体,将全面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力量,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及帮助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2016年将实现社保兜底减贫1700户、2000人以上。(王琪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