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首家赃证物管理系统投入使用
内蒙古新闻网  16-04-18 13:1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全区首家赃证物管理系统投入使用

  以前赃证物登记管理都是人工填写单子,移送相关文书,很麻烦而且容易出现差错。现在用条形码管理赃证物,节省时间也能保证赃证物的安全。随着全区首家赃证物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赃证物也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4月15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在包头市昆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此系统的具体情况。

  在昆区人民检察院的办案区,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看到,赃证物保管室共安装有10个摄像头,实现了360°无死角监控。随后,工作人员演示了证物的登记入库程序。每一件物品进入保管室后,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录入,系统会为每件涉案物品分配一个带有芯片的电子标签作为其唯一“身份证明”,以便识别、检索信息。随后,用高拍仪成像技术为每件涉案物品拍照并上传系统、用数字存储技术将赃证物相关数据全部存储在数据库中、用射频采集终端自动识别电子标签并记录。

  走进智能保管区,内蒙古晨报全记者看到,这里设置了普通物品区、贵重物品区和超大物品区,配备了专用的密码柜、防磁柜、专门定制的涉案物品保管柜8组共240格。室内恒温恒湿。工作人员拿出一把作案工具后说:“这把刀上留有血迹,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才能保证刀上证据的完整”。

  据了解,目前该院的保管区内在库物品共有5起案件的140多件赃证物。(首席记者时婷婷)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